近日,牧原股份表示,当前仔猪市场需求规模大,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规划适当加大仔猪销售,向市场提供优质、稳定的仔猪供应,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发展。同时,随着公司 PSY、活仔数等指标的提升,同等规模的母猪舍相比之前能生产更多数量的仔猪,公司加大仔猪销售能进一步提升母猪舍的利用效率,并且近期公司的断奶仔猪成本在 260-270 元/头,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仔猪销售业务能够获取较好的盈利。
牧原股份的种猪体系使用的是轮回二元体系,那与其它种猪场使用的杜洛克体系有何不同,就咨询了一下AI,杜洛克体系和轮回二元体系其实各有特点和优势,以下是两者的对比和分析:
一、杜洛克体系的优势
1、生长性能优异
杜洛克猪以高瘦肉率、快速生长和良好的饲料转化率著称。终端父本使用杜洛克后,商品代三元猪在瘦肉率、生长速度和料肉比等生长指标上表现优异。
2、适应高蛋白饲料
杜洛克猪的高瘦肉率依赖高蛋白饲料,这种饲料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生长性能。
3、商品猪性能提升
杜洛克与大白或长白杂交后,后代作为商品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纯二元猪,适合大规模商品猪生产。
二、轮回二元体系的优势
1、繁殖性能更强
轮回二元体系的核心是二元回交技术,通过将父母代父本替换为大白或长白,避免了杜洛克生殖性能差的缺点。
牧原的轮回二元母猪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已达到30左右,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成本优势明显
轮回二元体系无需外购父母代母猪,降低了种猪成本和疾病引入风险。此外,该体系的母猪可肉种兼用,进一步提升了种群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3、饲料成本低
轮回二元体系不依赖高蛋白饲料,降低了饲料成本,尤其在低蛋白饲料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
4、适应性强
轮回二元体系的猪群适应性更强,更适合自繁自养模式,减少了对外部种猪的依赖。
5、疫病防控能力更强
由于轮回二元体系的内循环生产模式,母猪场和育肥场的防疫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避免外部传染源的威胁。
三、两者的对比
特性 | 杜洛克体系 | 轮回二元体系 |
---|---|---|
生长性能 | 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 | 生长性能稍逊,但适应性更强 |
繁殖性能 | 商品代繁殖性能差 | 繁殖性能优异,PSY高 |
成本 | 高蛋白饲料依赖,成本较高 | 低蛋白饲料适应性强,成本低 |
疫病防控 | 依赖外部引种,风险较高 | 内循环模式,防控能力强 |
灵活性 | 适合大规模商品猪生产 | 适合自繁自养,种群灵活性高 |
四、总结
杜洛克体系在生长性能和商品猪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繁殖性能较差,且依赖高蛋白饲料,成本较高。
而轮回二元体系在繁殖性能、成本控制和疫病防控方面表现出色,更适合自繁自养模式。
那为什么牧原还要缩小轮回二元体系的规模,逐步替换为杜洛克体系呢?
牧原股份正在逐步缩小轮回二元体系的规模,逐步替换为杜洛克体系,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
随着行业逐渐从种猪短缺转向专业育肥需求增长,市场对优质商品猪的需求增加。
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能够显著提升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瘦肉率,满足市场对高效、快速生长的商品猪的需求。
2. 提升生长性能与降低成本
杜洛克体系在生长速度、瘦肉率和料肉比等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通过将部分父母代父本替换为杜洛克,牧原可以生产出更优质的三元仔猪,进一步提升商品猪的生长效率。
此外,牧原通过多年选育优化,已经解决了轮回二元体系中瘦肉率较低的问题,使其与杜洛克体系的性能差距缩小。
因此,逐步引入杜洛克体系可以在保持繁殖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
3. 优化种猪体系与疫病防控
杜洛克体系的引入有助于优化牧原的种猪体系,减少对外部种猪的依赖,同时降低疫病引入的风险。
此外,牧原的内循环生产模式和防疫体系能够更好地支持杜洛克体系的运行,确保疫病防控的高效性。
4. 适应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随着行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仔猪交易市场对低成本、高性能仔猪的需求增加。
牧原通过调整养殖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巩固其在仔猪销售和商品猪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5. 长期战略与成本控制
调整养殖体系是牧原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通过优化种猪体系,牧原可以在保持繁殖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牧原通过逐步调整体系,将杜洛克体系与轮回二元体系相结合,既发挥了杜洛克的生长优势,又利用了轮回二元体系的繁殖和成本优势,有助于提升牧原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来源: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