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不能保证完全真实,请仔细甄别,欢迎吐槽纠正!
一、生猪市场动态
1、猪价走势
国内猪价在节后出现快速下跌后有所反弹,但整体市场仍面临供大于求的压力,上涨动力不足。
截至2025年2月15日,全国生猪市场最新平均价格为14.61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1元/公斤。然而,
部分地区如安徽、湖北等开始下跌,整体市场以横盘震荡为主,上涨乏力。
预计2月中下旬猪价总体仍将维持偏弱走势,2月份出栏大猪的月度交易加权均价环比将由涨转跌。但不排除局部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弹上涨的机会。
2、市场供需情况
节后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明显提升,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同时,屠宰场开工率大幅下降,需求显著减少。
元宵节后需求虽有缓慢回升,但整体消费仍处于季节性淡季。
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不足,缺乏持续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3、饲料成本
生猪育肥成本上升,豆粕和玉米价格走高,限制了二次育肥和压栏的积极性。
预计2025年玉米和豆粕两大主要原料的年度均价同比将继续下跌,但5月前后至9/10月份期间有望呈现上涨趋势。
二、豆粕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后期预测
📈 价格走势
春节过后,豆粕价格一路上涨,2月11日,部分地区贸易商报价强势突破4000元大关,涨幅较1月初接近1000元。2月12 - 13日回调230元/吨,2月14日回涨60 - 90元/吨,江苏地区最高涨120元/吨。
受豆粕价格影响,饲料企业纷纷调整价格,每吨涨幅在50 - 450元不等。
🤔 涨价原因
国际政策:美国新任总统任职后加征贸易关税,春节期间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引发中国反制,虽反制清单未含大豆,但提振了豆粕饲料市场情绪。
供应紧张:南美大豆定产阶段,阿根廷干旱、巴西降雨过多,影响产量和收割,拉高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减少巴西大豆对华发船量,使国内一季度大豆到港量大幅减少;二三月大豆进口量和到港量少,业内预计后期供应偏紧及短期现货紧张。
油厂因素:节后油厂开机未完全恢复,下游节前备货少、节后补库,导致短期豆粕供应趋紧;部分地区2月底至3月有较长时间停机计划。
需求增加:节后终端养殖行业恢复生产,对饲料需求上升,豆粕作为重要饲料原料,饲料厂采购热情高,支撑豆粕价格上涨。
😣 对养殖户影响
广州某饲料企业销售总监李毅强称公司饲料上调75元/吨,去年同期在掉价,1月份还下调50元/吨。
饲料涨价增加养殖户成本,但部分经销商表示销量未受影响,养殖户会加紧备货。如广东茂名高州一经销商老板邓晓歌说养殖户固定,有猪就要吃料;广东茂名一猪场老板梁超武囤够10天用量。
不过下游企业面对高价豆粕出现抵触情绪,计划下调豆粕添加比例,终端养殖利润不佳也抑制饲料需求。
📉 后市预测
李毅强认为后市整体涨幅不大,全年可能在300元/吨内。
郑正国觉得短期饲料价格可能不涨,五月后成本低,后期大概率降价。
吴传兵分析,3月大豆到港偏少支撑豆粕价格,一季度豆粕现货价格回调后维持高位震荡;二季度大豆供应恢复,国内豆粕现货基差价格将快速下滑。
以上内容为最新的畜牧兽医行业资讯,涵盖生猪、家禽、牛羊和饲料的市场价格及畜牧业资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