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猪价最终会走向平衡
今年中国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反弹。不过,受上半年猪价走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养殖业出现连续亏损,全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如何看待市场走势?
对此,刘永好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他谈到,最近十多年,中国畜牧业得到极大发展,人们消耗的原粮越来越少,更多是通过摄入肉蛋奶的形式来补充营养。这说明随着生活水准提高,消费格局发生了变化。
同时,他提到,当前肉蛋奶的生产单元已经逐步趋向工业化方式生产,效率提高后,肉蛋奶的价格也会更趋向市场化,适合老百姓的需求。
刘永好还表示,生猪养殖企业具有周期性,过去总是每三至四年就会有高峰和低谷的切换,供给多了价格就低,供给少了价格就高。
“当前猪价还在相对的底部,但是从7、8月开始,价格开始稳步回升。我觉得一直都亏下去的可能性不大,但价格一直很高也不可能,最后一定会走向一个平衡。我们希望价格更平稳,这样更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保护养殖户、农民的利益。”他还表示,生猪价格走弱跟上半年消费恢复状态也有一定关系,所以要修复消费信心,让整个市场能够对未来发展抱有期待。
温志芬:让我们能够活下去的是成本
谈及猪周期,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表示,现在(周期)干扰因素很多,诸如过去猪企获得资金较难,但现在环境相对宽松,获得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个人倾向于还是存在猪周期,但还是不是4年不敢肯定。在低价期,企业如何参与才是我们每个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温志芬看来,现金问题、银行信心问题以及基金问题都是每个生猪企业在困难期需要考虑的。在极度不景气阶段时,如何做好企业内控很重要,比如生产经营中充斥着负能量,这是必须去面对的挑战。
“富裕产能实际上很大部分还没建或者建了一半,应该思考其风险与机会,仔细斟酌看看值不值得继续投资。”温志芬认为,养猪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让我们能够活下去的是成本,能够把成本降到平均水平以上,甚至是社会领先水平,就能够活下去。
秦英林:养猪业目前处于低利润期
8月16日,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在郑州举办,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会上表示,国内养猪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量增长的高利润期,第二阶段是质量提升的低利润期,第三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
第一阶段,非瘟前,以中小养殖户为主,周期决定盈亏,进入门槛低,标志是集约化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非瘟基本稳定后至今,中小养殖户退出,大猪场逐渐学会“与非共存”,大型猪企在资本的加持下“疯狂扩张”,掌握主要产能的大型猪企和大规模猪场不再“跟着周期跑”,而是靠着融资“逆周期经营”,养猪业利润低、门槛高,“降低成本”成为首要目标。要靠创新驱动,在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快速提升来支撑这个阶段的发展。标志是装备升级——全空气过滤、智能猪舍,带来的高健康生产模式。
第三阶段,养猪业进入微利期,产业链发展完备,标志是要依靠产业链、精细管理来获取利润。
目前,国内养猪业处于第二阶段,行业技术、装备和管理快速提升。
长期而言,养猪进入到低利润、微利润、甚至是负利润将成为必然趋势,低利润是常态,欧美养猪产业平均每头上市猪的利润也在几美元或几欧元。只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甚至供应链管理创新,才能带来利润的新增长点。
当前养猪产业可以挖掘的创新点在于:饲料技术(精准饲喂、低蛋白日粮与避免浪费)带来37元/头空间(占比6%),种猪育种带来7.1元/头空间(占比1%),健康管理带来327.1元/头的空间(占比54.5%),养猪生产管理带来229元/头空间(占比38.1%)。
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挖潜空间最大,占创新挖潜的54.5%,生产管理第二,二者相加等于92.6%,属于当前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92.6%的利润挖潜空间在一线,是其他养猪人或养猪企业可以通过现场健康管理、生产管理管控的区域,努力的方向依然是:死磕自己、技术创新、100%落地、持续优化。
来源:中新经纬、国际畜牧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