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第100天
今日关键词:历史
中国历史大事第37件
【事件】六镇之乱
【时代】南北朝
【人物】
尔朱荣(公元493年-公元530年),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西北,忻州 )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
柔然,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是东胡鲜卑直接后裔 ,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别部的一支。
【过程】
1、上次我们提到北魏孝文帝要学大家族的制度来管理国家,现在就来看看孝文帝是如何改革的,改革后会发生什么?
2、北魏原本是游牧民族,重视武力,谁擅长打仗,谁的地位就高,以武力当上的贵族的就是军事贵族,他们看不起读书人。
3、孝文帝想学大家族以读书人来治理国家,要重文轻武。
4、北魏虽然是从北方打来的,但北方仍有其他游牧民族来攻打他们,所以在北边建立防卫线,由六个军事重镇组成,叫做六镇。六镇里都是能打仗的军事贵族,他们都不愿意孝文帝执行这样的政策。
5、孝文帝如果强制执行这样的政策的话,自己的性命可能不保,所以不能马上执行他的想法,就以攻打南方为由,带着军队和所有大臣离开首都大同,向南方进攻。
6、不巧,路上下了很多天的雨,不能前行,大家就对孝文帝说,老天爷一直下雨,说明不想我们攻打南方,那我们就回去吧。
但孝文帝却说,我是来平定天下的,我不回去,那我就住在这里吧,也就是迁都在这里,由此,北魏的首都从大同迁都到洛阳。
7、孝文帝这一举动就可以躲避六镇的军事贵族。
8、孝文帝开始自作主张学习南方大家族的制度,要求百官穿南朝的衣服,说南朝的话,逐渐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不让武将当官,慢慢地,六镇的军事贵族们的地位越来越低。
9、后来,北魏把一些罪犯直接发配至六镇去当兵,也就是把六镇的军人当作罪犯一样。
10、接着,碰上闹旱灾,六镇的军民连饭都吃不上了,就开始造反,这就是“六镇之乱”。
11、此时,北魏的孝文帝已经去世了,朝廷里搞内乱,根本无力平定六镇,就出昏招,说谁能平定六镇,就听谁的。
12、北魏六镇的作用是防卫北方的柔然,而现在北魏朝廷却请柔然来平定六镇。
13、柔然打下六镇,又是抢,又是杀,真的是彻底乱了。
14、在混乱中,北魏六镇中有个武将叫尔朱荣,起兵打仗,统一了六镇,平叛有功,带着六镇军队去首都洛阳。
15、常年在六镇当将士的这些人,受到读书人的二十多年的歧视,这次去洛阳可有戏要看了。
16、尔朱荣说皇上要在郊外祭天,要百官都要到位,尔朱荣就把百官围起来,并且下令都杀了,皇帝的亲兄弟也杀了,也就是说孝文帝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文官阶层,全都杀了。
【结果】
北朝孝文帝推行的大家族制度彻底失败了。
【思考】
尔朱荣的举动,是报仇,很痛快,但非常残暴,给天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后也会遭到其它人的杀害,他最后的结局的确是被人杀死。
尔朱荣只是解一时之恨,而不是长远治理之策。
孝文帝推行的制度,重文轻武,也是行不勇的。
所以只重视文,不行,只重视武,也是不行的,应该两手都要抓。
【历史典故】移风易俗
出处:《孝经·广要道》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解释:儒家认为,要改变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推行孝梯,用礼乐教化百姓。
孝文帝也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改变北魏的社会,所以他要改变人们的穿衣习惯。
他见到有老百姓没有穿中原的衣服,都会责备官员没有尽职。
——言身寸的学习笔记
学而时习之,吾日吾思——纯属个人胡思乱想,不可论证,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声明:以上内容皆个人交流信息,与大畜牧网平台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在此留言,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