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第92天
今日关键词:历史
中国历史大事第30件
【事件】官渡之战
【时代】东汉末年——三国
汉朝自从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很严重,大家族把土地抢走,老百姓没饭吃。
到了东汉末年就更加严重了,不仅地方上乱,朝廷也乱,宦官和读书人时不时就打。
土地和人才均掌握在大家族手里。
【人物1】曹操
曹操家族也有势力,与最强的还是有差距。
曹操父亲认了一个宦官当干爹,当时宦官把持朝政,就是靠宦官有了势力。
等曹操长大进入官场,发现不能与宦官站在一起,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资源都掌握在大家族手中,读书人就是这些家族的代表。
支持宦官,就是与大家族作对,肯定没后路的。
所以曹操找机会,给皇帝上书,替陈蕃说话。
陈蕃就是在宦官政变时站出来抵抗宦官的读书人,清流一派。
这一举动,让很多大家族知道曹操与他们站在一边的,由此,曹操结交了许多大家族的人。
其中一个最有实力的就是袁绍。
【人物2】袁绍
袁绍的家族实力,土地多,人口多,军队多,是全国顶级的,好几代人都在朝廷做大官。
【过程】
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个边关的武将董卓,控制了朝廷,废掉皇帝,重新立了一个傀儡当皇帝。
2、天下的大家族就不乐意了,不听董卓的,就各自独立成诸侯,群雄并起。
3、此时的曹操,也离开朝廷回到家族,招兵买马,也成了群雄之一,开始扩张自己的地盘,争夺天下。
4、【问答1】曹操应该如何扩大自己的实力?
当时的资源都在大家族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拢那些家族,那些家族也怕军队来抢,所以各取所需。
曹操手下的很多文臣武将,均来自当时一些家族。
如李典、许褚都是当地的大地主,他们带着全族人投靠曹操。
如荀彧、郭嘉这些谋士,都出自级别更高的家族,家里好多人都是当大官的。
5、【问答2】曹操如何与这些人相处呢?
曹操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够,对于身边的文臣武将,只能哄着,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礼贤下士。
如果他们想走,也无能为力。
6、不巧,曹操惹怒了袁绍,身边的人知道袁绍的厉害,所以纷纷造反,投靠袁绍。
有些没有造反的,还纷纷写信给袁绍,表示心向袁绍。
7、曹操的队伍,基本都散了,可曹操的心理素质很强,仍然很冷静,好像没啥事一样。
8、【问答3】曹操在干什么?
实力强的人会创造机会,如项羽。
而曹操明白自己实力不强,创造机会的实力没有,只能等待机会,等待对手犯错。
9、机会终于来了,袁绍犯了个大错,对粮草保护得不好。
正巧袁绍手下有人叛变,把这个消息告诉曹操。
曹操抓住机会,亲自带着军队,冒着生命危险,把袁绍的粮草烧了。
【结果】
这场战役就是官渡之战,曹操赢了。
但曹操仍然不敢得罪手下那些家族,在打败袁绍之后,得到了那些手下偷偷写给袁绍的信。
曹操并没有把信拆开,而是当着下属的面,把信都烧了。
曹操内心真的不恨吗?
不,他明白此时自己实力还不强,如果逼急了,那些家族联合起来反他,他就更惨了。
可当曹操以后实力强了,就不好说了吧。
【思考】
当别人对你特别殷勤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毕竟无事献殷勤嘛!
当你很强势的时候,也不要做得太绝,都要留有一线,毕竟世事难料。
【历史典故】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解释:《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很有名的情节:曹操和陈宫一起逃亡,走到半路上,借宿到老友吕伯奢一家。
结果曹操误以为人家要杀他,把吕伯奢的家人杀光,杀完之后才发现是误会,曹操只好和陈宫逃亡。
半路上遇到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怕泄密,一刀把吕伯奢也杀了。
陈宫大惊失色,曹操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心灰意冷,弃曹操而去。
这段故事,大部分情节历史都有记录,但是没有最后杀吕伯奢那一段。
而且,历史上陈宫反叛曹操,不是因为吕伯奢这件事,而是因为曹操杀了名士边让。
陈宫和边让属于统一个地区的世家大族,因此陈宫才找机会反叛了曹操。
——言身寸的学习笔记
学而时习之,吾日吾思——纯属个人胡思乱想,不可论证,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声明:以上内容皆个人交流信息,与大畜牧网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