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利好不断,但猪价深跌难涨,为何?
进入12月份之后,虽然腌腊利好启动,餐饮需求也有所恢复,但是深跌的猪价短暂上涨后再次进入下跌状态。
近期,猪市利好不断。
1、疫情防控措施得以优化,餐饮消费需求有所恢复。
2、降温后腌腊利好启动,腊肉、腊肠加工厂和店铺生意明显增加。
3、机构监测,集团化猪场生猪出栏体重下降明显。
4、大体重猪存栏所剩不多。在利好的刺激下,进入12月,猪价一度止跌后窄幅反弹,但相比之前5元/公斤左右的降幅,不足1元的涨幅看起来并不显眼。
猪价系统显示,当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3.57元/公斤,内三元生猪均价为23.12元/公斤,处于最近三个月以来的低点,12月7日,全国生猪价格基本都处于回落状态,东北下降0.15-0.2元,华东下降0.2-0.25元,华中下降0.1-0.5元,西南下降0.4-1.2元。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价深跌难涨呢?
1、猪肉消费虽有恢复,但相比正常水平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此前专家预测今年的腌腊消费需求会下降2-3成。
2、虽然集团化猪场生猪出栏体重下降,但是生猪出栏量还是处于高位,牧原还在近期上调了2022年预计出栏生猪总量。
3、猪价迟迟不涨,手里有猪的养殖户出栏心态松动。
4、交通运输恢复后,猪肉运输顺畅,北方生猪南下增多,抑制南方猪价回升。
接下来猪价的走势重点关注三点,首先是集团化猪场的生猪出栏情况,其次是市场消费情况,最后就是大肥出栏量的占比。
消费旺季来临,猪价会反弹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分析,从消费市场看,虽然消费进入旺季,但受猪肉价格仍然较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腌腊需求以及日常消费需求低于上年同期。由于二次育肥生猪大量出栏,部分地区活猪调运受阻,叠加腌腊需求下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消费需求影响,11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回落,跌幅呈现扩大趋势,山东、广东、福建以及东北地区降幅较大,西南和西北地区降幅较小。
“从猪肉供给看,标猪和大猪出栏进入高峰期,出栏活猪重量增长进一步提升猪肉供给,同时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肉将投放,双节前猪肉供应量充足。”朱增勇介绍,这也是近一个多月来,猪价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在进入12月的这几天时间里,也有不少地方的猪价出现小幅上涨。
谈及最近几天部分地区出现猪肉价格的小幅反弹,以及老百姓关心的未来猪肉走势,中原期货的一位分析师表示,随着腌腊活动相继开启,终端消费有所好转,对肥猪需求量增加,将带动猪价的上涨。因此,预计本周乃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猪价或将小幅上涨。
在朱增勇看来,即使这几天在部分地区出现价格反弹,但反弹也是有限的,跌一跌反弹一点很正常。总体来看,双节前猪肉供应充裕,猪肉价格总体将会稳中有降,局部时间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季节性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呈现窄幅波动、总体趋降态势。
12月供销两旺 ,价格有望保持平稳
“后市来看,12月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生猪行情有望短期得到支撑。”专家预计。
专家表示,首先从需求端看,当前全国气温已经明显下降,腌腊等陆续进行,需求端尽管同比偏弱但环比略有向好。从历史上看,南方区域腌腊正常会在11月初至12月中旬,临近冬至(今年为12月22日)前一周会陆续进入尾声,即12月需求的相对旺季是在12月上中旬。
其次从供应端看,在前一段集中出栏过后,或已释放部分恐慌情绪,同时猪价跌至22元/公斤区间,已触及二次育肥群体的成本线,养殖主体抓紧出售,期待落袋为安。同时从供给来看,在大猪企出栏量增加、养殖户二次育肥出栏集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预估11-12月猪肉月度理论供应量超过8-10月平均供应量。
“因此,在后期供给与需求边际都上升的情况下,春节前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态势,12月份猪价或在20-25元/公斤震荡运行为主。”专家建议养殖户应及时跟踪市场变化,顺时出栏,不要盲目压栏或跟风集中出栏。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齐鲁壹点和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