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玉米价格跌幅缩小,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高于国内
临储玉米有序投放,市场供给持续增加,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回落,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将继续弱势运行。受美国玉米带气候改善等因素影响,国际玉米价格连续下跌,后期国际玉米价格仍将根据天气变化震荡运行。
(一)国内玉米价格跌幅缩小。
截至 7 月 30 日,2018年度临储玉米累计投放 1.24 亿吨,成交 5800 万吨,成交率46.6%。随着临储玉米持续拍卖,市场供给增加,国内玉米价格整体继续回落,但受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止跌反弹支撑,国内玉米跌幅比上月缩小。
从企业收购价看,7 月底,吉林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为每斤 0.78 至 0.82 元,环比持平,同比涨 0.05 至 0.11 元;黑龙江为 0.74 至 0.79 元,环比持平至跌 0.01 元,同比涨 0.10 元;山东为 0.92 至 0.98元,环比涨 0.02 至 0.03 元,同比涨 0.03 至 0.08 元。
7 月份,产区批发月均价每斤 0.89 元,环比跌 0.2%,同比涨 4.7%。其中,东北产区 0.83 元,环比跌 1.6%,同比涨 5.2%;华北黄淮产区 0.94 元,环比涨 1.0%,同比涨 4.5%。销区批发月均价每斤 0.95 元,环比跌 0.7%,同比涨 3.1%。
(二)国际玉米价格连续下跌。
受美国玉米带气候改善、玉米生长优良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国际玉米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下跌,跌幅比上月缩小 4.2 个百分点。
7 月份,美国墨西哥湾 2 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每吨 159 美元,环比跌 3.6%,同比跌 8.6%;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主力合约(2018年 12 月)收盘月均价每吨 144 美元,环比跌 0.7%,同比跌7.7%。
(三)加征 25%关税后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高于国内。
7月 6 日我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正式实施,加征25%关税后,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格高于国内。
7 月份,美国墨西哥湾 2 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折人民币每斤 0.53 元,比国内产区批发价低 0.36 元。
加征 25%关税后,进口配额内1%关税的国外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税后价每斤1.00 元,比国内玉米到港价高 0.08 元;配额外 65%关税的美国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到岸税后成本每斤 1.61 元,比国内玉米到港价高 0.69 元。
(四)全球玉米产不足需,库存进一步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7 月预测,2018/19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 10.45 亿吨,比上年度减 4.2%;消费量 10.92 亿吨,比上年度增 2.1%;贸易量为 1.49 亿吨,比上年度增 1.6%。当年玉米产不足需,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下降到 2.60 亿吨,比上年度减 16.0%;库存消费比 23.8%,同比下降 5.1 个百分点。
(五)地方动态。
7 月份,临储玉米有序拍卖,市场供应持续增加。
辽宁:今年全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77.55 万亩。7 月下旬,省内多地高温,且无有效降水缓解,部分地区发生伏旱,将对今年玉米单产和品质有所影响。目前农户手中余粮紧缺,收购商抬价收购,同时运费上行,产区玉米价格平稳偏强。
吉林:大部地区玉米已开始抽雄,比常年稍晚,长势良好;加工企业以采购拍卖粮为主,现货用量明显减少,市场交易清淡,玉米价格弱势维稳。
黑龙江:新季玉米生长处于抽雄期,部分进入开花吐丝阶段,总体长势良好;市场以采购拍卖粮为主,走货平淡。运费上涨支撑市场行情,物流条件较好地区玉米价格受到提振。
河北:预计 2018 年河北玉米种植面积 4572 万亩,较上年减少 97 万亩,减幅 1.2%。
河南:预计 2018 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约 4640 万亩,较上年减少 85 万亩。河南玉米产区土壤墒情适宜,对夏玉米生长较为有利,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单产将超过上年;玉米市场偏强运行,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涨。
(六)后期走势。
生产方面,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监测,截至 7 月底,全国春玉米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 35%、65%。华北、黄淮东部夏玉米处于七叶至拔节期,黄淮西部处于拔节至吐丝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吐丝期。夏玉米一、二类苗的比例分别为 27%、72%,总体好于上年。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CASDE)预测,2018 年我国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但减幅比上年缩小。如果没有大的灾害,玉米总产将比上年减少 2%左右。
价格方面,由于玉米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国内玉米当年产不足需,库存水平将进一步下降。但随着临储玉米出库加快,多地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缓解,国内玉米价格连续回落。近期,受运费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美国玉米进口减少和国内豆粕及生猪价格上涨等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弱中趋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