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5日,第十八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在重庆召开,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以《备战新的猪周期》为题分享了他关于猪周期的最新思考。
1、新周期下的自省
所有的周期是一个经济现象,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带着这个猪周期的概念把自己限定在上下奔腾之中呢?
首先,我们来反思一下所有的周期。
我们看到了周期的红利,也同时看到了正是周期的红利,给养猪人带来了很大的折腾。今天的反省,是为了下一次猪周期到来前给自己一个救赎的机会。
第二,我们还要抵御住红利诱惑,要明白所谓的周期红利,它是属于有能力的人。
第三,我们要跨越红利陷阱,把红利变为实力。
第四,还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猪周期,专心业务,聚焦技术,做到成本领先。
那么牧原汲取的教训是:红利期投资可以坚定不移,但一定要控制好节奏,小步快跑。
最后我们期待:经营有积余,让养猪业受人尊重;退出能善后,让养猪人更有尊严。
2、深度解读猪周期:周期之殇——行业财富
接下来让我们来再次解读一下猪周期。
有人说,猪周期是一把刀,为什么呢?
从图上可以看到周期给行业带来了财富的流失。
把每一个周期的叠加细分出来可以看到从2002年开始行业的分布情况。
养猪行业规模有大有小,技术有先进有落后,生产方式有现代和传统,对应的盈利能力有高有低,2006年的低谷期让很多人退出了。到了2010年又让行业内很多养猪企业、养猪户退出了。
那么这两个周期中企业和养殖户的退出有没有让养猪业停滞?
没有,养猪业还在发展,新兴产能也还在发展。到了2014年还在继续演化着行业的进入和退出。
经济学家讲,它不叫一把刀,而叫一把手术刀,它让行业的落后产能不断退出,让行业不断优化。但在行业新陈代谢的背后,我们看到行业巨大的伤痛——资产是在不断的沉没,行业在受伤。受什么伤?
如果把行业的资产看作一个系统,我们会发现养猪的利润,使得系统在不断的向外流出。也就是说每一轮新周期的背后,都是辛辛苦苦行业积累下来的财富在不断的流失。
我们这个行业究竟还需要多少年能稳下来,让我们不折腾,财富能积累,资产能重用,让我们的养猪人能过得体面?
这需要领导、科学家、学者、专家们共同努力,让行业快速升级,资产少流失。
行业流出的背后,根本原因是利润的演变。深入地解读行业的利润率就会发现,自由竞争市场行业的经济利润为0——即这个圈子里面所有人的利润合起来是0,从财务维度看,如果我们能拿到5%的利润率总和,这就是机会成本。
我们还能看到有的公司有的人盈利还是很高的,我们看到幸存者、生产者,包括优胜者,他们的盈利不错,年年有积累,也能让孩子上学,还能够买房子。但是各位,今天所看到的行业利润实际是丢掉了一个重要的群体——退出者。
所以我们对幸存者说周期是红利、是陷阱,一定要向前跑,不要当垫背,不要把红利当能力,一定要把红利变实力。
要时刻保持清醒认知,看清楚我们是谁。
我也非常担心牧原公司会不会有一天失去了优势,成为了10%甚至成为5%,最后沦落成为-10%利润的群体。
我们看到退出之因是败于疫病,溃于技术,退于周期。
那么胜出者要互助,要贡献行业,推进行业进步,在种、料、病、管理、猪舍设计等方面大家能够互助共享,让生存者都能够得到安生,让产业更稳健,让资产财富不流失,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现在行业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突发性疾病,第二是周期性变化,第三是结构性变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周期是一个简单的、好记好懂的概念,它的背后实际是三大风险。第一是疾病,这是重大的行业风险;第二是自然运行的周期;第三是比周期更固定的结构性变化的周期。
我们来看一下前两个因素,在疾病和自然经济周期的共同作用下,它最终的结果是周期的峰值会更高,周期的震荡幅度会更强,它提升了幅度,加剧了震荡。
而且每一个周期下的红利,都埋下了前进路上暗藏的陷阱。
如果在红利期高的时候投资,那么在周期低谷到来的时候,行业亏损、经营亏损,加上资产无效性,只有固定资产投资而不能产出的时候,企业一下子便陷入了困境,这就是猪周期的陷阱。
再从行业成熟度来看,行业越成熟,行业的利润越低。
从发展期来看行业利润,黄线代表了行业的成熟度,红线代表了行业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很残酷,往往是行业越不成熟,利润越高,行业越成熟,利润越低。
我们看到2020年,特别是有非洲猪瘟——这个行业最大的杀手,非洲猪瘟到来之前越折腾,这个行业幸存者的利润率就越高,当然这个背后还有很多的退出者。我们期待着早一天让行业稳下来,早一天让周期稳下来。
3、自我救赎——不在周期中拼搏,就在周期中消亡
首先,我们要敬畏周期,如果我们判断不准,就不臆断,不去做规避一致性的判断,避免形成灾难性的共振;
我们要不漠视、不赌博,如果高价的时候能做到不膨胀,不妄自尊大;
低谷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陷入困境,我们也不悲观,不妄自菲薄,该向前走还是要向前走。
第二是自我救赎,我们不投机不抱怨,要把红利变实力。
第三是发力要聚焦,要向内求、向己求、主攻技术和管理,求成本领先。
再来看中国养猪业的三个阶段,如果说过去讲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经济学的一般规律,那么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我们已经把第一个阶段快走完了。
在以资本驱动的时代即将结束并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以效率、质量为特征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降成本,做到成本领先。
第三个阶段是靠价值,生产出更低价更高品质的食品,这是价值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现在应该是到了第二个阶段,那如何做到成本领先呢?
首先要看先行者,站在全球的维度看行业、看先行者、看丹麦。丹麦的数据比较公开,数据比较全。我们会发现养猪是个好行业,是个好赛道,利润空间还很大。
死磕技术,深挖成本空间。把每项指标对标下来,把每项成本打开来看,发现还有600元的成本空间。
饲料维度,如果料比能从3.1降到2.4,每头猪可以降低成本276元;
种猪维度,如果窝均活仔数能从12.3头提升到15头,每头猪可以降低成本29元;
健康维度,各阶段兽药疫苗的管理,还有57元的下降空间;
人工维度,如果员工熟练度得到提升,头均人工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其它各项成本通过管理也都有下降空间,如折旧、环保、水电、期间费用等。
这就是说养猪这个行业,死磕技术的背后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技术,而是喜欢那能省下的600块钱。说专抓管理不是因为我们爱好管理,是因为抓管理就能抓出效益来。
4、勇敢者:驾驭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进发!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养猪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周期,养猪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折腾,含着泪水在继续干。
其实养猪人都是勇敢的,胜勇者,今天迎来了一个让我们自我纠偏的机会,那就要驾驭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进发。
首先要坚信猪价涨跌是不确定的,我们的行业升级发展、新陈代谢是确定的;
行业风险无论哪个的到来是不确定的,但是能够把猪养好的,胜勇者辈出,这是确定的;
我们行业的利润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去做降成本,这是确定的,做到成本领先,这是坚定不移的。
从这些不确定向确定性进发,无论猪价高低,无论周期如何变化,我们摒除周期的影响,聚精会神做研究、一心一意做创新、锲而不舍抓生产、死磕技术降成本、专心致志做管理、成本领先求极致,这才是抵御猪周期的不确定性时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
我们要驾驭着创新,提升技术,穿越周期,向成功进发。
来源:农牧前沿、政经视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