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近三年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消毒药质量层出不穷,带动了兽用消毒药的快速发展,戊二醛类产品注册达到4000多个,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000多个,不同产品质量可想而知。因此,本文从消毒剂原理,影响因素,不同场景选择以及常见使用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给国内大中小型养殖场提供一些理论借鉴,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收益!
一、消毒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1、消毒分类
消毒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消毒三种方式。
物理消毒通常是指用高温蒸汽(高温、沸水浴、蒸汽等)、紫外线、过滤、超声波、冷射线等物理方式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药剂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使其蛋白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达到消毒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有氯制剂、氧化剂、碘制剂、醛制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等;生物消毒是利用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比如高温发酵、粪污发酵等。
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消毒,其消毒效果都容易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消毒药质量、消毒条件(消毒温度、消毒药比例、消毒作用时间、消毒区域的洁净度、消毒者的责任心等),任何单一消毒条件的不完善都有可能造成消毒失败,而使得病原微生物的进入。由于生物方法主要涉及环保和病死猪处理等方面,因此本篇文章重点论述猪场物理和化学消毒以及存在的一些误区。
化学消毒,消毒剂与病原体需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必然受环境温度、配比浓度、作用时间和溶剂性质等条件影响,这些条件决定了消毒剂的适用范围。
2、猪场常见的消毒方式及其作用机理
(1)高温消毒:猪场涉及有车辆烘干、物资烘干、饭菜消毒、火焰消毒、栏舍烘干消毒、饭堂消毒柜、人员蒸桑拿... ...作用机理是通过高温(非瘟病毒在65℃ 30min;70℃ 20分钟;80℃ 10s;100℃ 瞬杀)使得病毒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使其失去活性,达到消毒目的。
(2)紫外消毒:猪场涉及有物资消毒、实验室消毒(操作台、场所等)、部分猪场生活区、办公室消毒等。作用机理通过紫外线照射、改变病毒的DNA结构,从而使其失去活性,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臭氧消毒:猪场涉及有物资消毒、食材消毒(臭氧水清洗)、办公室及宿舍消毒。臭氧消毒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臭氧发生器释放高浓度臭氧,改变细菌的通透性,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可以对不耐高温的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4)浸泡消毒:浸泡消毒主要是将不受潮湿影响的生活生产物资、工具、受污染料槽进行全浸没消毒。作用机理是通过借助化学消毒药剂(通常1:200戊二醛、45%二氯异氰尿酸钠粉以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对物资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失活,达到消毒作用。
(5)湿润消毒:猪场涉及的有道路消毒(3%烧碱)、栏舍栏杆/过道、各种实体墙面/围挡(猪身高往上一米处,经验值)。作用机理是通过借助化学消毒药剂(通常1:200戊二醛、45%二氯异氰尿酸钠粉以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3%烧碱或其他消毒剂)对物资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失活,达到消毒作用。
(6)甲醛熏蒸:主要是用于空栏消毒后的一道保障措施,高温栏舍烘干消毒也常用于保障措施之一。作用机理是由于甲醛与病原微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酶活性消失,能杀灭真菌、病毒和芽胞。
(7)喷雾消毒:也可作为带猪消毒,目的不是杀死猪身上的病毒(猪身上比较脏,能起到多少消毒效果很评估),而是主要目的是用于猪舍空气的净化消毒,通过喷雾将空气中的带毒颗粒沉降下来,防止病毒随空气传播散开。(8)静置消毒:主要是物资准备时间足够久,如通常防疫应急物资提前1个月准备好,通过长时间的静置消毒,让病毒失活,从而达到消毒的作用。作用机理是根据病毒在洁净程度下在不同物资的存活时间相关,这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养殖场和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
二、猪场各类消毒的影响因素
1、作用浓度。
消毒剂对于适用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最小杀灭浓度,多种消毒剂是浓度越大杀灭效果越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消毒剂都是这样,有些浓度高了消毒效果反而下降。比如戊二醛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类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乙醇却是在75%时杀菌效果最好,因为此类消毒剂过高的浓度可导致其缓冲液不能达到最佳的作用条件,反而出现降低作用效果的情况,所以此类消毒剂浓度并不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是就算浓度高效果好的消毒药来说,在经济性方面也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消毒药浓度,在猪场降本增效环节也十分重要。
2、作用时间。
无论那种消毒剂,在有效杀灭浓度时都有最短杀灭时间,消毒作用时间必须等于或大于最短杀灭时间时,才能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比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1:200的复合过硫酸氢钾溶液最短杀灭时间是15min;而1:200的复方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最短杀灭时间是30min等。
除了强酸和强碱之外,大多数消毒剂所需消毒时间是较长的,如酚类、醇类、醛类等都需要30min以上的消毒时间,氧化类、含氯类也需要15min以上的消毒时间。
3、作用温度。
每种消毒剂同样存在最适消毒温度,低于和高于最适温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比如戊二醛,环境温度低于20℃时消毒效果逐渐下降,这类消毒剂温度高会提升消毒效果;比如臭氧,环境温度高于42℃时臭氧会加速分解,氯制剂同样受环境温度影响,温度越高用于杀灭病原体的氯挥发越快,杀毒效果也随之降低,这类消毒剂温度升高会降低消毒效果。冬春季节低温消毒虽然可以做到防止消毒药凝固,但消毒效果远远不如夏秋季节。
4、溶剂酸碱度。
消毒最常用的溶剂就是水,而各地稀释用水的pH存在一定差异,稀释用水pH变化会影响消毒剂的电离度或打破络合平衡。氯制剂、复合过硫酸氢钾、有机酸等酸性的消毒剂在酸性条件下效果会提升,而在碱性条件下会大大降低。类似地,对于烧碱、戊二醛(最适pH 7.5-8.5)类需要碱性环境起消毒作用的消毒剂,酸性水会降低此类消毒剂杀灭效果。
5、物体表面洁净度。
氧化类、氯制剂、醛制剂都会受到有机物(油脂、蛋白等)的干扰,包括我们常用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也会受到有机物浓度各种程度上的干扰。因为有机物会作为底物与此类消毒剂发生反应,从而会使消毒剂效果降低,严重者甚至失效。多数消毒剂都需要先清洁干净,不然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6、水质。
硬水中含有可溶性固体或过高的钙、镁离子等,这些物质可与部分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发生络合或螯合反应,从而降低了消毒剂的杀灭效果。比如当有机酸遇到来自喀斯特地貌的硬水时,可以生成沉淀并降低杀灭效果。
7、拮抗作用。
部分消毒剂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他们联用或混合时会降低杀灭效果,最常见的就是碱性和酸性消毒剂之间的拮抗现象。比如在日常消毒操作中,由于冲洗不彻底导致相邻环节中存在拮抗作用两种消毒剂发生相互干扰,降低了本环节的消毒效果。重复消毒要注重不同消毒药直接的作用,避免出现消毒效果降低或无效的情况。
表1 不同消毒药的杀毒能力及耐有机物能力
三、猪场消毒剂推荐使用方法
1、消毒剂推荐使用方法(一)
2、消毒剂推荐使用方法(二)
四、猪场非瘟防控消毒常见六大误区
1、杀灭细菌=杀灭病毒
例如,季铵盐类的作用机理是改变细菌外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失水而死亡。因此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对细菌更高效,但这种作用机制对囊膜病毒的效果较差。由于细菌和病毒是两类不同的微生物,其杀灭机制也是不同的。在评估消毒剂时以细菌作为底物评价消毒剂的优劣,并不适用于病毒。比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杀灭细菌的效力低,当其对比测试的消毒剂中存在季铵盐类等低效消毒剂成分时,往往会导致消毒剂评价结果失真。
2、使用不可降解核酸的消毒剂,却以PCR检测作为效果评价标准
已经多次证明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可与核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核酸;烧碱、碱性的泡沫清洗剂也可以与病毒核酸发生中和作用从而降解核酸,但降解消毒没有氯制剂效果好。戊二醛、酚制剂等消毒剂只能固定病原体的蛋白,却无法降解核酸,反而使用戊二醛后有可能使核酸降解更慢(因为空气中含有降解核酸的DNA酶,酶也是蛋白质,醛制剂可以使这些核酸酶失活,从而影响自然环境下核酸降解)。通常猪场至少需要使用一种能降解核酸的消毒药。
3、未充分洁净情况下混用酸碱消毒剂
在常见的洗消程序中,室内消毒前会用火碱浸润,然后再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消毒。虽然操作过程有冲洗环节,但实际上渗入墙壁缝隙中的碱水很难被冲洗干净,当再用酸性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时,消毒剂难免在一定程度被碱中和,而没有发挥应有的消毒作用。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冲洗并做pH类残留监测,尽量避免或减少酸碱混用等拮抗情况出现。
4、不去污、不沥水
除了有机酸和碱(碱会受到血清影响,但不受油污影响)外,绝大多数消毒剂都会受到油污的干扰。油脂包裹后的病毒除了能显著延长病毒的存活时间外,也会让氧化类消毒剂先与油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作用时间内不能杀灭病毒。
不沥水,除了有可能会导致洗消程序中相邻环节消毒剂拮抗问题的出现,也会使消毒剂浓度降低,从而降低杀灭效果。沥水不足,影响最大的是烘干环节(导致烘干时水分蒸发,由于水的热熔比高,降低了烘干房的升温速度,从而缩短了达到杀灭温度的作用时间,导致烘干消毒效果降低或失败)。
5、水质差,影响消毒效果
碱性水质会影响酸性消毒剂作用外,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TDS)也会消耗酸性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常见的是,盐碱地的地下水碱性较高或含卤素较高时,会影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的效果。戊二醛最适作用pH是7.5-8.5,用自来水(往往偏酸性)配置戊二醛消毒剂需要测定并调节(加入碳酸氢钠)pH。
除了水质之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作用时间不足,如车体上喷洒戊二醛,在晴天时很快即挥发,达不到30分钟的有效作用时间。
6、不考虑消毒剂的时效性
过氧乙酸现用现配,烧碱也通常须现用现配,稀释后长时间存放的火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从而失去杀菌能力。
此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也不是稀释后马上就能使用的。遇水后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会发生链式循环反应,室温下需要至少10分钟后,才能发挥其消毒作用。
五、总结
猪场在非瘟防控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不同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每一种消毒方式都需要在洁净的前提,而且要达到彻底消毒往往需要整个流程都比较完善。本文从猪场消毒方式的分类、作用机理、影响因素、推荐使用方法,以及常见误区等多个方面,为养殖场提高全面的消毒药使用指南。大家仅需要使用根据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将本文内容套进去,即可做好本场的消毒措施。另外消毒过程本身也是病毒扩散过程,消毒中药主要消毒者自身的保护,防止病毒随员工携带到猪舍外或生活区。
学习了
二氧化氯属于氯制剂吗
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