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的价格预警,仿佛在生猪养殖企业和投资者头上泼了一盆凉水。
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一改去年高位运行态势,开始“跌跌不休”,至今已连降21周!其中猪肉价格距年内高点已下跌超过50%;如果以某网统计的外三元生猪出栏价看,生猪价格距年内高点已下跌近2/3——猪粮比目前已跌破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
笔者认为,此轮猪价下跌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去年以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至4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97.6%。供给快速增加的另一大原因是“大猪压栏”,养殖户受前两年高猪价影响大量压栏“惜售”,如今遇到价格下跌则开始恐慌性“抛售”。需求端,进入夏季消费者自然减少了猪肉摄入。一进一出,供过于求,价格下行。
然而,在供求关系下,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生猪投资。去年的高猪价,让“二师兄”一下成为民间投资的“唐僧肉”,各类资本蜂拥而至,其中不乏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据某查询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近17万家生猪养殖企业,同比上涨85%。生猪投资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去年第一产业投资大幅上涨。
目前,随着猪价持续下跌,养殖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大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亏损迹象。从在行业内被称为“猪王”的牧原股份看,公司披露信息显示一季度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6元/公斤左右。当前不论从外三元出栏价还是活猪价格看,猪价都已低于成本。况且,牧原是典型的“自繁自养”型企业,成本控制好,而对于外购仔猪育肥的企业来说,当前的盛夏对他们而言不啻“寒冬”一般。
对于可能出现的投资亏损,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市场看,去年的民间投资有盲目和无序的成分,社会资本追求价值和利润,问题出在了投资农业的“水土不服”上,农业有自然生产属性,生猪有生长周期限制,不能用投资工业的方式投资农业。农业农村部每年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投资者需要提前学习“充电”。
另一方面从政府看,要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防止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出现价格“大起大落”。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监测预警、储备调节、政策协同,取得了较好的调控效果。笔者同时建议,政府可以多探索借助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问题,比如与国际市场建立快速反应的合作机制,以及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两手用力,进而实现逆周期甚至跨周期调节。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高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