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
(2021—2035年)
我国既是羊产品生产、消费大国,也是羊毛、羊绒制品出口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和绒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羊产业对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供给、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种业是现代羊产业发展的基石,遗传改良是提高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自《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年)》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肉羊种业的发展。为加快推进羊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前期肉羊遗传改良工作的基础上,制修订本计划。
一、基础与要求
(一)发展基础。近些年,我国羊遗传改良工作积极推进,开启了羊种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育成了一批新品种。目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羊品种共167个,其中绵羊89个、山羊78个。育成新品种10个,这些育成品种特性明显、生产水平高、适应性强,在提高我国羊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与羊产业区域布局相适应,初步建立了以种羊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基础、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性能测定中心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全国现有绵羊种羊场823家,山羊种羊场449家,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28家,性能测定中心(站)和绒毛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各3个。三是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105.4%,胴体重由10.5千克提高到15.4千克。细毛羊个体产毛量明显提高,羊毛主体细度由20世纪90年代的64支提高到目前的66支以上。绒山羊产绒量明显提高,羊绒品质保持优良。2015—2020年,全国奶山羊300天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从450千克增加到500千克。
(二)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羊产业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即由以分散、粗放经营为主向以规模化、标准化为主转变,规模化舍饲比重不断增大。为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在第一期肉羊遗传改良计划的基础上,发布实施更加全面、系统的羊遗传改良计划,对于解决我国羊种业基础工作薄弱,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较差,选育手段落后,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不系统,部分地方品种选育目标不明确,企业育种技术力量较弱,联合育种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立足自主创新,以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完善以国家羊核心育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持续加强育种基础性工作,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不断提升羊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总体目标。到2035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广泛应用表型精准性能测定、基因组选择等新技术,建成一流水平的羊遗传评估技术平台;现有品种主要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培育一批新品种、新品系,主导品种综合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羊企业,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撑和引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核心指标
1.主导肉羊品种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分别提高20%及15%以上。
2.重点选育的细毛羊、半细毛羊产毛量提高10%;绒山羊产绒量提高10%,羊绒细度16微米以下。
3.重点选育的乳用羊产奶量提高20%以上。
三、技术路线
(一)肉羊。地方品种重点对生长发育、繁殖和肉品质等性状开展选育。对规模较大、有一定选育基础的地方品种杂种群体,制订选育计划,开展新品种培育。培育品种开展持续选育,重点提高繁殖性能、肉用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持续提高种群供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引进品种开展系统性联合育种,加快本土化选育和种群扩繁,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大幅提升自主供种能力。
(二)毛(绒)用羊。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选育上,重点提高羊毛产量、羊毛综合品质和群体整齐度,兼顾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持续开展联合育种,提高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供种能力。在绒山羊选育上,重点提升羊绒品质和羊绒产量,改善群体整齐度,完善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保持和巩固绒山羊种业国际竞争优势。在地毯毛羊和裘皮羊等其他用途羊选育上,深入挖掘优良特性,加强本品种选育。
(三)乳用羊。重点提高产奶量、乳品质和泌乳持久力,乳用绵羊兼顾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开展产奶性能测定,推进联合育种。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育种体系建设
1.主攻方向。组建高质量羊育种核心群,建立相对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2.主要内容
——优化国家羊育种核心群结构和布局,采用企业申报、省级畜禽种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遴选一批以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为核心群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完善管理办法和遴选标准,加强管理。
——持续推进商业化育种,重点开展主导品种的联合育种,支持联合体、协作组、联盟等联合育种组织发展,推进建立联合育种创新实体。
——引导和培育一批技术实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社会化育种服务组织,为遗传改良工作提供支撑。
3.预期目标。遴选国家羊核心育种场数量达到100家,形成基础母羊20万只的育种核心群;建成相对完善的联合育种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羊种业企业3—5家。重点培育主导品种10个。
(二)完善性能测定体系
1.主攻方向。建立完善的性能测定体系,构建羊育种数据库。
2.主要内容
——完善种羊登记制度,修订种羊登记技术规范,在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全面开展品种登记。
——研发表型精准测定技术与装备,建立表型精准测定技术体系。
——建立健全种羊性能测定规范,完善生长发育、肉质、繁殖、毛绒、乳用等性状测定规范,建立饲料转化效率、抗逆等测定规范。
——培养专业的测定员队伍,实现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场内性能测定。
3.预期目标。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种羊品种登记实现全覆盖,每年种羊性能测定数量达到40万只以上,大幅提升育种数据采集能力。
(三)提升育种自主创新能力
1.主攻方向。建设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
2.主要内容
——建立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构建遗传评估模型,定期发布遗传评估结果,指导企业实施精准选育。
——建立羊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分类组建高质量参考群体,开发基因组评估方法,在国家羊核心育种场逐步推进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
3.预期目标。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羊遗传评估技术平台,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在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得到普遍应用。
(四)加强遗传资源开发利用
1.主攻方向。羊重要性状关键基因挖掘和新种质创制。
2.主要内容
——根据羊优势产区布局和遗传资源现状,确定重点选育品种,制定选育方案,开展持续选育。
——系统挖掘地方羊优异性状关键基因,创制新种质。
——综合应用现代繁殖新技术,高效扩繁优异种质。
3.预期目标。选育提升生产性能突出、推广潜力大的现有品种30个,满足多元化种源需求;挖掘一批重要性状关键基因,创制羊新种质资源。
(五)加强羊种源垂直传播疫病净化
1.主攻方向。重点净化以布鲁氏菌病为主的羊种源传播疫病。
2.主要内容
——完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环境控制和管理配套技术,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体系,提高疫病防控和净化能力,确保种羊质量。
——完善准入管理,将布鲁氏菌病等主要疫病监测结果作为国家羊核心育种场遴选和核验的考核标准。
——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加快推进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疫病净化,创建无疫区、无疫小区或净化示范场,加强核心种羊资源的保护。
3.预期目标。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率先达到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防控的有关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制修订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评估遗传改良进展、开展育种技术指导等工作。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内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的推荐和管理,全面落实遗传改良计划各项任务。鼓励优势产区制定实施本地区重点羊品种遗传改良计划。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的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重点加大对生产性能测定、育种新技术应用、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支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优先支持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建设。支持将长期致力于畜禽育种的技术人员纳入当地的人才计划,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创新运行模式。加强本计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严格遴选并及时公布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名单,建立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通报考核结果,对考核不达标的及时取消资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专家联系制,进一步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羊种业自主创新的理解和支持。依托国家级、省级羊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提高我国羊种业从业人员素质。利用种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在加强国内羊遗传改良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鼓励育种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