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畜牧网
大畜牧网
邀请
当前位置:首页>关注>吉林省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调查

吉林省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调查

吉林省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调查
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市场供给持续改善,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为研判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准确把握后期市场价格走势,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统一部署,吉林省价格监测中心组织各市(州)及14个农产品监测县(市)的价格监测机构开展了生猪专项调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今年以来猪价走势分析

(一)生猪价格走势情况

进入2021年以来,吉林省和全国一样,生猪收购价格开启持续下行模式,虽偶有反弹,但大势不变。

今年1至4月份,全省生猪均价分别为每500克17.77元、14.40元、13.28元和10.80元,环比分别下降6.79%、18.96%、7.77%和18.67%。进入5月份跌势加剧,猪价进一步跌破了10元大关。5月25日监测数据显示,全省生猪收购均价为8.20元/500克,为年内低点,仔猪销售均价为29.08元/500克,母猪销售均价为25.00元/500克,猪后鞧零售均价为12.99元/500克。与5月19日相比,价格分别降1.56%、6.04%、7.40%和5.32%。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仔猪、母猪和猪后鞧分别降40.14%、45.38%、28.57%和41.74%。全省生猪价格已经恢复到此轮上行周期前2019年6月中旬的水平。

目前全省猪价比年初1月6日的最高点18.28元/500克下降55.14%,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降幅已经超过50%。受生猪价格下滑影响,仔猪和猪肉价格也随之走低,仔猪跌幅要大于生猪。从走势图可见,全省生猪、仔猪、猪肉价格都呈持续下行走势。

吉林省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调查

(二)价格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生猪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同比增长29.5%,环比增长2.3%。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同比增长27.7%,环比增长3.8%。生猪存栏环比已连续6个季度回升,恢复到2017年末的94.2%。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7143万头,同比增长30.6%;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长31.9%。随着生猪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生猪生产延续恢复性增长势头。

二是随着猪价下行,养殖户压栏惜售以及二次育肥积压了一批没有及时出栏的大猪,个别养殖户甚至出现了500斤以上“牛”猪。大猪存栏量仍占一定比重,出栏集中释放,供应压力较大。以往猪越重价越高的现象被改变,呈现猪越大价格越低的反常走势。

三是元旦、春节及两会前夕,国家及各地分批次投放储备冻猪肉,平抑市场价格,尽管数量不是很大,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是春节过后处于肉品消费淡季,居民家中存有一定年货,猪肉消费疲软,经销商、屠宰及食品加工企业仍在消耗库存,市场需求不旺。

五是肉品进口量保持高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肉品进口总量达到92.2万吨,同比增幅为7%;1至4月我国肉品进口总量为354.6万吨,同比增幅为16.8%。从一季度我国肉品进口总量的构成来看,猪肉占比45%,猪杂占比12%。以此推算,前1至4月我国猪肉进口总量为159.6万吨,相当于进口了2200万头的活体猪。按照前四个月的进口量估算,我国全年肉品进口总量将达到1063.8万吨。

六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有关要求,农业农村部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为防止猪病疫情的扩散,对生猪跨区域调运实行严格管控。跨区域运输受限,使得国内猪价进一步承压下行。

二、全省生猪生产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993.1万头、出栏397.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0.2%和28.5%;能繁母猪存栏109.3万头,同比增长28.1%。

据省动物检疫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省共调出生猪106.3万头(其中调出猪肉产品3.14万吨,折合生猪33.28万头),同比增长91.67%。其中,3月份调出生猪43.03万头,环比增长48%。

据省畜牧业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4月末,全省生猪存栏1063.9万头,同比增长36.4%,环比增长1.1%。其中,5家大项目企业存栏生猪200.3万头,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2.8%。大项目企业生猪存栏量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省畜牧局反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在建生猪规模养殖场79个,现有存栏生猪43.08万头(含能繁母猪4.49万头)。预计到今年底,项目陆续满负荷生产后,存栏生猪可达到44.5万头。总体来看,全省生猪产能恢复情况持续向好。

三、全省生猪养殖业盈亏及成本变化情况

(一)生猪养殖业盈亏变动情况

从全省情况看,2021年以来,全省生猪养殖业整体盈利。根据猪粮比价来判断,猪粮比价由年初的14.74:1逐渐回落到目前的6.03:1,即生猪价格由过度上涨的红色预警区域恢复到价格正常的绿色区域。理论上,一季度全省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场户盈利状况良好,4月份开始盈利正常。而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场户,其盈利状况相比自繁自养场户要差一些。目前部分养殖场户已出现亏损。

据农安县振鑫种猪场(自繁自养,1996年建场,至今已经营25年)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猪场盈利丰厚,从“五一”开始只有微利,而5月10日之后只能维持保本水平。

(二)生猪养殖业成本变化情况

一是饲料成本上涨。在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中,通常情况下玉米占65%左右,豆粕占20%左右,麸皮等占15%左右。据监测,当前全省玉米收购价为 1.39元/500克,比年初上涨13.01%,同比上涨47.87%;豆粕价格为1.97元/500克,比年初上涨6.22%,同比上涨21.67% 。二是外购育肥的仔猪成本偏高。当前全省仔猪价格为29.08元/500克,比年初下降45.34%,同比下降45.13%。但一头30斤左右的仔猪价格仍然在900元左右。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生猪产能在尚未完全恢复之时又遭遇了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生猪产能的二次恢复导致外购育肥仔猪成本偏高。三是防疫成本增加。自2018年8月发现首起非洲猪瘟疫情,到现在已经经过了近三年的时间。在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防疫仍不可忽视,投入只增不减。

从东丰县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生猪饲养成本为8—9元/斤,去年同期为6.5—7.5元/斤。某养殖户元旦期间购买精饲料价格在3160元/吨,现已经涨至3580元/吨,每吨饲料上涨13.29%。过去每年春秋季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接种,均由中央动物防疫补助资金支付,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养殖户的日常防疫意识显著提高,消杀次数明显增加,估计每头母猪防疫成本在400-500元之间,是疫情发生前的两倍左右。

从对某养殖场的调查情况来看,按每头标猪250斤计算,年初仔猪价格为1100元/头,饲料费用为960元/头,工人工资、防疫、药品等费用约为150元/头,合计每头猪成本约为2210元,生猪均价为16元/斤,出售收入为4000元/头,净利润为1790元/头;目前仔猪价格为990元/头,饲料费用为1114元/头,工人工资、防疫、药品等费用约为150元/头,合计每头猪成本约为2254元,每头猪成本上涨1.99%,生猪均价为8.5元/斤,出售收入2125元/头,净利润为-129元/头,已出现亏损。

由于生猪养殖成本始终处于高位,而生猪价格的持续下滑导致外购育肥仔猪的养殖户已经出现亏损,直接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由于养殖利润大幅收窄,甚至亏损,导致目前普通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并不高,养殖户观望情绪浓厚,仔猪销售进度减缓。

四、2021年生猪价格后期走势研判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持续下滑意味着从2019年7月开始的生猪行业超级盈利模式宣告结束。回顾此轮行情,因非洲猪瘟疫情及严格的环保政策导致的生猪大量减产开始,叠加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其一直延续至2021年4月份,猪价一直居高不下,在10—19元之间震荡运行。从2021年开始,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性恢复以及供应量的增长,猪价呈现出踩踏式下跌行情。

五、生猪期货对生猪现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生猪期货上市是生猪市场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发展的结果,也适应了产业链上下游套期保值的需求,同时对CPI走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了生猪期货价格,生产者在做出生产决策时所获取的信息将得以丰富,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把生产决策建立在完整价格信息基础之上。而政府主管或宏观决策部门也可以依据完整的价格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预研预判,更为准确地了解把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改善行业指导与宏观调控方式,以实现国家稳产保供的宏观调控目标。

但由于生猪期货在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养殖企业参与度不高,关注度不够,尤其大部分中小规模养殖企业对期货了解不多,还按照固有的节奏生产,暂时来看生猪期货对生猪生产和现货价格影响并不明显,而生猪现货价格对期货行情影响较为明显。农安县振鑫种猪场负责人业也表示,现阶段生猪期货对生猪现货价格并无明显作用。对于一直从事生猪养殖业的经营者来说,建议无论是否要进行生猪期货交易,都应该了解并持续关注生猪期货行情。

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1.相关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不够。受地方财力限制,政府对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大,优惠政策不多,补贴范围不广,同时银行资金贷款手续多、要求高、金额少,造成许多养殖户缺乏周转资金,不能及时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规模养殖用地难和环境治理费用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2.活猪跨区域运输受限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部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生猪产能省内无法完全消化,有近三分之一的生猪需要输往省外,现在政策的导向是运“肉”不运“猪”,那么如何平衡屠宰企业和养殖场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则成为问题。

3.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规模养殖场(小区)设施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较低,普遍存在着标准化、粪污处理、信息化能力水平滞后等问题。有的村屯还没有实现“人猪分离”,与标准化养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4.疫情风险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越来越复杂,病程长、病种多,对生猪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目前养殖户防疫意识普遍增强,但防疫知识更新慢,防疫技术还不够精湛,影响到疫病防治的长效成果。

(二)相关对策建议

1.为应对本轮猪价下行,从适当降低育肥猪存栏量、鼓励适时出栏、降低饲料成本、淘汰低产能母猪等方面着手。一是缩短饲喂周期,鼓励育肥猪体重在220—240斤时适时出栏,这样即节省饲料,又可避免喂成过大过肥的牛猪影响销售价格。二是针对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鼓励养殖场户用小麦替代玉米,用花生粕、菜籽粕等其他粕类替代豆粕;或选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合猪食用的苜蓿等青粗饲料。三是尽快淘汰低产母猪,更换优良种猪群,调整猪群结构,优化基础产能。

2.积极争取和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落实上级惠养政策,协调银信部门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推动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抵押贷款和环评审批等政策,激励和调动养殖场户积极性,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3.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养殖场户利益。全国范围开展的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导致活猪外运受到限制,建议相关部门出台能够平衡好屠宰企业和养殖场户间利益的政策,保护养殖场户的利益。

4.提升生猪养殖业标准化水平。支持养殖场户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加大对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合理规划、切实保障规模猪场发展的土地供应。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鼓励龙头企业自建联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推动散养向规模、规模向标准、标准向示范转变,提高规模养殖效益,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5.继续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建立完整高效的行政推动机制、工作责任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大对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全省无疫区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巩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成果。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猪只患病率。目前猪的圆环病毒、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等多种疾病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疾病的防控力度,建议把这些疾病像猪瘟、口蹄疫一样纳入政府强制的免疫项目,免费供应疫苗,保证疫苗质量,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保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6.保护和打造地方优良特色品牌。实施差异化生产战略,发挥特色优势,把吉林黑猪、梨树白猪、特种野猪以及优良地方品种作为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护和打造优质地方品牌,开拓生猪生产高端市场。

来源:吉林省价格监测中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在此留言,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关注养猪猪价行情

部分猪肉批发价跌破每斤10元?基金纷纷“逃离”生猪板块,猪价还有机会止跌反弹吗?

2021-6-14 15:01:38

关注养猪猪价行情

2021.6.15-今日猪价继续下行,黑龙江最低跌至6元,金新农下调今年生猪销售任务,正邦已累计耗资约4.5亿元回购1.1%的股份,端午后首日生猪板块和期货双双绿油油

2021-6-15 11:48:23

大畜牧网
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