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回落,3月份猪肉价格跌幅呈扩大趋势。据卓创资讯监测,2021年一季度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参考30.96元/公斤,同比下降17.00%。季度内高低价差较为明显,且分别出现在季度初及季度末,二者相差12.30元/公斤,季度内累计降幅33.19%。分析人士认为,供给增加、需求低迷、非洲猪瘟等是短期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
猪肉价格连续9周回落,同比下跌超两成
3月30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为29.5元/公斤,比3月1日的32.25元/公斤显著下降8.53%。
“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回落,3月份猪肉价格跌幅呈扩大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500个集贸市场数据显示,猪肉价格自2021年1月第3周涨至54.22元/公斤后,连续9周回落,3月第4周为44.09元/公斤,环比下跌2.6%,同比下跌22.5%,累计下跌18.7%。
“上周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走势基本平稳,波动幅度较小,周末价格降幅略大。”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朱增勇告诉记者,相对于北京等主销区,生猪主产区价格跌幅则较明显。从不同区域来看,自1月第3周以来,东北、华中地区猪价跌幅较大,分别累计下跌9.79元/公斤和9.66元/公斤,西北地区跌幅最小,下跌幅度为7.14元/公斤。从不同省份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海南等地生猪价格跌幅较大,累计下跌均超过9元/公斤。
“春节前猪价下跌,导致一部分大猪压栏,在节后集中出栏。部分地区养殖户受疫情风险影响,也提前出栏80公斤左右生猪。生猪供给增加,加上压栏大猪以及小型白条猪集中入市,共同导致生猪和猪肉供给显著增加。”朱增勇说。
此外,猪肉进口增加和国家持续大量投放储备冻猪肉,也确保了市场始终有充足的猪肉供应。今年1月份以来,国家累计投放了21万吨储备冻猪肉。1月至2月,我国进口猪肉70万吨,同比增长26.2%。市场供给充裕,加上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共同推动猪肉价格逐步走低。
一季度猪价降势明显,3月下旬加速下行
今年猪肉市场上有一个现象值得警惕,就是小体型白条猪较多。刘通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一度以小体型白条猪居多,导致整体价格下跌较快。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市场上小体型白条猪增多,是因为一些地区零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导致部分养殖者恐慌性提前出栏。
方正中期期货生猪研究员徐菁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以来,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因素持续利空生猪现货市场。从供应端来看,尽管去年冬季至今非洲猪瘟令北方地区猪群产能大幅减少,但并不意味着今年1—3月出栏的商品猪产能是无效的。加上大量的淘汰母猪流入屠宰场,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此外,南方主要销区近期为了防控疫情出台各类严禁活猪调运的政策,由于担忧后期销售运输受阻,北方养殖户出栏意愿明显增加,猪价加速下跌。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在季节性需求淡季的背景下,当前市场对于大体重猪源的消化较为吃力,特别是目前肥猪的价格已经低于标猪,养殖端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并不高。
“由于生猪疫情的影响,小体重猪抛售严重,造成市场供给增加,对现货端价格形成较大压力。”光大期货农牧类分析师吕品表示,春节前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疫情较为严重,这也是小体重猪抛售的主要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3月中旬以来,生猪现货价格进一步走低,到月末时创出季度最低价。对此,吕品认为,春节前后,生猪疫情导致养殖场封场,出现一定的被动压栏现象,这部分压栏生猪已生长为体重较大的肥猪,并在3月中旬集中出栏。此外,4月1日开始执行生猪禁运政策,也对3月下旬生猪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非洲猪瘟影响下, 生猪产能恢复速度或将放缓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发布消息,非洲猪瘟虽然持续发生,但基本已趋于常态化趋势,规模养殖场防控意识也逐渐增强。
华创资讯分析师李素杰表示,2021年一季度处于冬季,北方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频次略高,但部分省份亦出台了对于外省猪源违规调运监管的政策,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管控力度。目前业内多关注南方雨季非洲猪瘟发生情况,建议业者做好相应防控,减少不必要损失。
未来,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能恢复会有怎样的影响?
李素杰认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升级可能使局部地区阶段性的产能受损,但由于目前规模养殖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技术的进步,防控能力的提升,疫情常态化的发展,后备补给能力的提高,其对产能恢复的影响或是短时供应量紧张,产能恢复速度或一定程度上减慢,但生猪整体复产节奏仍是向前的。
徐菁认为,非洲猪瘟变异毒株比野毒对养殖行业的影响将更为长远。从调研情况来看,变异毒株对母猪种群造成的影响更大,其症状也因为猪群免疫力水平的不同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养殖场对早期猪群感染情况判断的难度。无症状猪排毒带来的结果就是,以前猪场重点是防范场外病毒的输入,现在还要防范场内已经潜伏在场内的病毒,这些都加剧了产能的不稳定性。在没有正规且有效疫苗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当前养殖密度很难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水平,产能仍然缺乏爆发性恢复的条件。
“进入3月,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生猪屠宰均重已逐渐上升,说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期需要重点关注梅雨季节南方疫情的发展情况,如果南方疫情控制得当,预计生猪价格会在5月中旬有所反弹,反之,南方疫情蔓延,小体重猪持续抛售,生猪价格将持续低迷表现。”吕品说。
产业升级须加力
我国生猪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足。美国生猪养殖排名首位的龙头企业Smithfield市场份额达15%,排名第二位的Triumphfoods市场份额达6%。我国排名前10位的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市场总份额只有12%,年出栏50头以下小养殖户的生猪出栏量占比高达21.6%。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偏低带来的直接弊端就是企业抗疫病、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剧烈波动,行业产能大起大落之下,形成了每隔两三年一轮的“猪周期”。
“受生物安全水平、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中小散户补栏扩产速度、时间和规模,慢于规模企业和大型养殖户。”朱增勇说。
牧原股份总裁助理袁合宾告诉记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牧原集团立即投入资金,对集团各地养殖场全部实施防疫升级改造,依靠技术和规模优势,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生猪养殖业已整体进入高门槛、高成本时代,产业亟待进一步升级。
生猪市场在二季度或迎来反弹行情
展望后市,方正中期期货生猪研究员徐菁认为,二季度生猪市场或将出现“缺猪不缺肉”的情况。
“一方面,随着养殖端大猪存栏见底,猪价底部将逐渐明确,大肥猪的消化使得肥标价格倒挂的情况逐渐改善,从而刺激下游开启二次育肥;另一方面,后期气温上升,北方家庭农场和散养户将开启大面积的补栏行为,当母猪补栏与二次育肥需求二者需求重合时,生猪价格有望得到提振。”徐菁说。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亚南认为,预计4月生猪价格或以降为主,其中月初及月末有小幅反弹可能,但降价主基调难改。进入5月,多数地区或陆续消耗完肥猪,前期非瘟、冬季仔猪腹泻等所带来的产能缩减现象有表现在市场上的可能,生猪行情有触底反弹的可能。到6月时,北方去产能的表现或进一步加强,标猪紧张局面彻底显现,行情或上涨,到6月末时,猪价或较一季度末上涨9.05%。
吕品认为,今年春节期间压栏的肥猪出栏预计会持续到4月底,因此在5月之前现货价格压力较大,难以形成趋势性反弹。预计5月中旬生猪价格或有一波反弹行情,反弹高度取决于下游消费的恢复程度、生猪疫情的控制情况以及生猪调运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
对于今年猪价走势,朱增勇认为,国内生猪供给将持续恢复性增长,政府储备猪肉将继续投放,市场供应充裕,猪肉价格在节日效应下可能短期止跌回升,但回落的总体趋势不变。今年三季度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回升,但回升空间和时间有限,之后仍会继续回落。鉴于玉米等饲料成本、管理成本和防疫成本明显提升,生猪自繁自养平均成本已经提高到每公斤16元以上,外购仔猪成本在每公斤28元上下,后期投机性育肥机会不多。
朱增勇建议,养殖者应及时淘汰落后产能的母猪,将养殖管理的重心转移到生物安全防控和养殖成本竞争力的提升上。
来源:新牧网综合期货日报、经济日报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