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但目前这些资源安全状况日趋严峻,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18%。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张莉向记者介绍说,“我在调研中了解到,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保障支撑体系不完善。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没有形成统一出栏标准,产业化开发利用步伐慢。”
对此,张莉提出了四点建议:
进一步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加快开展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推进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库)建设,推动资源登记交流共享,建立畜禽品种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中央地方财政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补充和修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法律条款。鼓励对地方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保护知识产权。设立国家和省级畜禽良种育种基金,保障育种机制有效运行。强化执法人员在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种畜禽过程中的处罚措施和手段。
加快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厘清种质资源保护各方责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强化资源保护意识。探索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专项链接,落实保种主体责任。
加快推进多元化开发利用体系。挖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及资源背后的文化背景。完善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种业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加强科企合作,加速品牌化及特色化品种推广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新宁,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