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对保障畜产品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肉牛产业发展形势稳中向好,多年来全国牛肉平均价格持续稳定在60元/千克以上的高位小幅震荡,消费需求和消费量稳定增长。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以下简称《计划》)的统筹推动下,我国肉牛良种化水平快速提高,肉牛种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旨在总结分析肉牛种业概况与成效,梳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种业概况
1. 种群情况。
到2019年年末,全国共有38个种公牛站,其中36个站生产销售肉牛冷冻精液。共存栏肉用种公牛(包括乳肉兼用牛)2952头,其中采精公牛2198头。
全国共有44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26个。全群存栏6.14万头,核心群2万头。
2. 供种情况。
2019年,国内种公牛站共生产肉牛冻精3151.7万支,其中生产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1821.6万支,占比达57.8%。销售肉牛冻精2343.9万支,销量同比增加16.2%;其中销售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1490.8万支,占比达63.6%。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每年度向社会供种1.5万头,其中提供公犊牛8974头,主要作为区域改良本交公牛,100头以上公牛进入种公牛站成为后备种公牛。
3. 引育情况。
2019年,包括所有西门塔尔种公牛在内的所有引进品种种公牛冻精销量占68%左右,其中有23.7%的种公牛为从国外活体引进或进口胚胎移植产生。由此推算,肉牛自主培育种牛的供给能力占84%左右。不同品种种公牛来源情况见图2,从澳大利亚活体引进的西门塔尔牛种公牛占本品种的15.1%;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引进胚胎培育西门塔尔种公牛的占本品种的10.9%;在国内自主培育的占74%。
通过对2292头西门塔尔牛不同出生年份及来源分析可以看出,引进品种种牛的自主育种能力总体上升,2017年出生的340头西门塔尔种公牛,自主育种比例达85.9%。
4. 冻精质量情况。
各种公牛站具有国际先进的冻精生产、检测设备,站均配备技术人员2~3人。部分种公牛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牛布鲁氏杆菌净化示范场”和“牛结核病净化示范场”称号,使冻精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部2008—2017年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牛冷冻精液产品合格率始终在95%以上,且逐年提升,普遍高于同期抽检其他种畜禽检测合格率。2017年,冻精抽检合格率已达99%。
二、主要成效
1. 肉牛繁育体系、组织管理构架已基本建立。
《计划》实施9年来,我国肉牛种业得到了快速、系统发展,基本形成以种公牛站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等80余家企业为育种主体,场内生产性能测定为主要技术,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为数据处理中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改良工作协调与监督中枢机构的繁育体系。2019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畜牧兽医局和全国畜牧总站联合发布了一期《中国肉用及乳肉兼用种公牛遗传评估概要》,对种公牛遗传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指导全国肉牛选种选配。各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与发放。畜牧推广机构、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为肉牛繁育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测定工作逐步深入。
场内生产性能测定逐步规范。种公牛站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依照《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场内生产性能测定。已有70多个场站的2.6万余头种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逐年提高。
后裔测定技术应用已有一定基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肉牛后裔测定联合育种联盟——金博肉用牛后裔测定联合会,开展后裔测定种公牛71头,产犊2042头,预计屠宰后代育肥公牛351头。
完成了基因组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已建立西门塔尔牛、和牛全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2000余头,形成一套基因组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单品种核心群规模小,育种工作持续性较差。
现有地方牛品种有97个,培育品种12个。已经开展种公牛培育且通过推广牛冷冻精液进行群体改良的品种35个,具有国家级核心群的品种仅26个。肉牛品种多,规模小,普遍存在育种规划不明确、不稳定的问题,新品种培育难以持续开展。全国227个种肉牛场,存栏能繁母牛不足10万头,核心群母牛仅2万头,与全国4000万头左右的肉牛存栏量极度不匹配。肉牛种业在种源质量、数量及用种市场、技术等多方面还不成熟,有些品种选育存在退化现象,“杂交污染”风险较大。
2. 性能测定缺乏监督,新育种技术还未发挥作用。
种牛后裔测定有待规范。虽然肉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已逐步开展,但体型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关键基础数据都由各育种场自己开展,缺乏第三方监督,直接影响遗传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肉牛基因组参考群和评估方法初步建立,但是品种仅限于西门塔尔牛,且尚未在种公牛培育工作中广泛应用。种公牛后裔测定处于起步阶段,评估方法和应用推广形式还在探索。与发达国家育种体系相比,我国的繁育体系构架中,育肥场、屠宰场和育种协会参与积极性、深度不够,导致育种数据、种牛后测数据的收集难度大。
3. 人工授精比例低,肉牛育种遗传进展缓慢。
2018年年末,肉牛总存栏6618.4万头,能繁母牛按50%推算,约为3300万头,按照2支冻精配一头母牛计算,需要冻精6600万支。实际当年冻精销售2018万支,即使加上进口冻精的使用,肉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覆盖率也不足35%。如果按区域分,根据当年统计年鉴,牧区县和半牧区县有能繁母牛900万头,农区有能繁母牛2400万头。即使当年销售冻精全部应用于农区牛场,覆盖率也不足50%。用于生产牛冷冻精液的种公牛选择强度高,遗传质量显著高于本交公牛。另外,采用本交繁殖后代,容易近交,系谱档案不清楚,育种效率低,一定程度影响了肉牛生产效率。
四、几点建议
第一,肉牛育种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工作,种业的发展不仅要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也需要政府专项予以长期、稳定的支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围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后裔测定、基因组检测与遗传评估等基础育种工作,指导全国肉牛场选种选配,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种业对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
第二,要继续坚持推动《计划》实施,制定全国改良方案和分区域改良方案。针对主要肉牛品种,要“一品一计”。对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市场主导品种,成立全国联合育种组织,统一组织联合攻关;对其他培育品种、地方黄牛品种、牦牛和水牛等,建立区域性联合育种组织,依托产业链协同发展。
第三,优质的种群是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建议继续扩大核心育种场数据收集范围和育种群规模。只有提高了基础群体数量,才能进一步提高选育强度,培育更优质的种公牛。同时,加强专业化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开展第三方测定与评估。加快后裔测定和基因组检测在种公牛培育中的应用,提高评估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
第四,提高牛场规模化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继续推动人工授精技术普及应用,努力提高农区、半牧区人工授精技术覆盖率,帮助农牧户科学选种选配,实现提质增收。
来源:中国畜牧业. 2020,(07) 第34-35页,作者:李姣 秦雅婷 全国畜牧总站,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