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猪肉股再度走强,龙头牧原股份在短短12个交易日内暴涨了52.94%,走势十分抢眼。不过,在猪肉股轮番上涨的大背景下,昔日的“养猪一哥”温氏股份却不涨反跌,走势颇为尴尬。
回顾最近这两年,温氏股份的表现并不好,在猪肉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昔日的“养猪一哥”股价却大幅下挫,相较于2019年最高点的36.16元,目前温氏股份的股价已经腰斩,市值也较巅峰时期蒸发超过1000亿。
除此以外,温氏股份在经营上也逐渐被其他“小弟”超越,根据其发布的《2020年12月及2020年度肉鸡及肉猪销售情况简报》数据显示,在2020年,温氏股份销售的肉猪仅为954.55万头,远远低于牧原、正邦等养猪企业。
作为昔日的“养猪一哥”、养殖业中的绝对龙头,为何温氏股份会逐渐掉队?在猪周期临近尾声的大背景下,已经腰斩的温氏股份,股价还会继续下挫吗?
市值蒸发超千亿,昔日“一哥”变“四弟”
温氏股份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是当地的支柱性企业。
2018年,由于非洲猪瘟的爆发,猪肉价格因此大幅上涨,而作为龙头的温氏股份股价也不断飙升。
在2018年8月时,温氏股份的股价还在15元附近徘徊,但到了2019年3月,其股价就飙升到了36.16元,短短半年时间股价就实现了翻倍的上涨。而其也借助着这一轮涨势成为了创业板第一大权重股,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不过,由于经营策略的问题,温氏股份逐渐被其他的养殖企业超越。
在经营上,温氏股份即养猪又养鸡,采用的是双主业策略,和市面上绝大多数单纯养猪或养鸡的养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双主业策略”看似更加稳健,在猪肉、鸡肉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下几乎完美。但一旦有一边出现了问题,就会对业绩形成巨大的冲击。
也就是这个看似全面的经营策略,成了温氏股份逐渐掉队的主要原因。
2019年下旬,虽然猪肉价格仍然在不断上涨,但白羽鸡的价格却见顶回落。
到了2020年,猪肉价格涨势不再,维持高位震荡,而白羽鸡价格更是出现了大幅度回落。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全年,温氏股份销售肉鸡10.5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13.60%,销售收入为232.98亿元,同比下降10.02%。鸡价的持续回落,导致温氏股份出现了“卖多入少”的情况。
虽然养猪还在赚钱,但养鸡亏钱,温氏股份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整体的业绩开始落后慢慢于其他专营养猪的企业,而其股价也开始不断回落。
截至2021年2月10日,温氏股份的市值仅为1117亿,相较于巅峰时期已经蒸发了1186亿,总市值也从猪肉概念股的第一掉到了第四。
“公司+农户“模式弊端凸显
除了采取即养猪又养鸡的“双主业模式”之外,不一样的运作模式,也是温氏股份掉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运作模式上,温氏股份和目前大多数的养殖企业不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但温氏股份却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
何为“公司+农户“模式呢?
所谓的“公司+农户“模式,就是公司提供种苗、饲料,委托农户或农场养殖,农户则提供基础设施、人力,并完成养殖的全过程,而育肥之后,温氏将以签订的价格进行收购的一种模式。
而目前,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的“自繁自养”模式,即企业包办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等所有环节。
其实,“公司+农户”模式也并非没有优点,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资产较轻,投入少,又能带动其他的农户一起致富,可以在前期快速扩张,温氏股份就是凭借着这一模式在前期快速完成了积累。
不过可惜的是,在有了一定的体量之后,温氏股份并没有将运作模式调整过来,而“公司+农户”模式不环保、效率低等缺点开始显现。
也就是运作模式上的不同,导致了温氏股份逐渐被其他的“小弟”超越。
猪周期临近尾声,温氏股份何去何从?
虽然股价已经大幅回落,但目前的温氏股份还面临着一大难题,那就是猪周期已经临近尾声。
从短期来看,猪肉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猪肉就从最高的36.94元跌到了30.63元,调整幅度高达17.08%,且目前仍有继续下行的迹象。
而从长期来看,本轮猪肉上涨的周期已经持续了3年的时间,一般的猪周期,价格上涨阶段也就2—3年,因此本轮猪周期随时都可能会结束。
一旦猪周期结束,猪肉价格下跌,温氏股份的业绩可能会出现大幅的下降。除此以外,下行的猪肉价格又会对鸡肉价格造成挤压,鸡肉价格可能会比目前更低。
“公司+农户”模式无法提高效率,“双主业模式”又内卷,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猪周期结束,猪肉价格可能会回落,那么温氏股份的股价还可能进一步承压。
☞ 温氏2021年生猪产业可能还无法满负荷生产,将加快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侃见财经,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