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产业是浙江省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载体。近些年来,浙江省夯实湖羊保护利用体系,强化政策供给,实施三级保种机制,保护与监测评估并举、活体保护与现代生物保种技术协同,资源利用与文化推进相结合,湖羊种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湖羊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利用。
建体系,构建全方位保护网
浙江省现有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特禽、兔、蜂等9个畜种58个品种(类群、品系),承担省级及以上协议保种任务的保种场(区、库)36个,其中湖羊保护区1个,国家级湖羊保种场1个,省级保种场1个,逐步构建起以点带面,由北向南的湖羊保护网。
一是夯实种业基础。在强化资源保护的同时,注重湖羊新品种选育,目前3家湖羊场入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拥有省级湖羊原种场3家,一级种羊场9家;二是拓宽区域布局。
2005年浙江省实施了畜牧业“西进东扩”“湖羊南移”发展战略,突破湖羊传统养殖主产区,推进钱塘江以南的非传统湖羊养殖区发展,湖羊存栏比重从不足1%增加到了11%。如丽水地区,2014年起开始发展湖羊养殖,养殖区域也从最初的3个县(市、区)扩展到6个,2018年湖羊饲养量达到3.5万只。
强保障,完善全要素新机制
为了提振浙江省特有畜禽遗传资源产业化发展,2013年,浙江省启动实施了湖羊产业振兴计划,2015年,原浙江省农业厅印发了《湖羊、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同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突出政府保种义务和企业保种责任,在全国率先实施资源保护与财政补助挂钩的协议保种制度。
2015年以来,省级及以上财政安排湖羊保种经费共计约600万元,部分市县财政也相应出台政策扶持。2015-2019年,省财政每年对湖羊产业投入1000万元左右,五年来湖羊产业累计投入资金6240万元,湖羊主产区湖州市三年来共计投入约2500万元加强湖羊产业的发展。
拓思路,探索多元化新措施
多年来,在湖羊保种方式及动态评估上,浙江省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构建了保种场、活体基因库与冷冻遗传物质相结合的多元化保种利用机制,实施了集现场评估与分子水平监测于一体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效果鉴定评价体系。
一是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扩展保种利用新方式。2018年,浙江省在全国首次成功复苏繁育了20年的冷冻胚胎羊和30年的冻精羊,突破了最前沿的保种技术和保种方法,实现湖羊保护双保险模式。
二是监管手段不断完善,动态评估更加科学。除了每年的入场监测外,浙江省同步开始分子水平监测。目前,完成全部省级以上湖羊保种场和保护区的种羊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科学分析群体血统数、个体遗传多样及遗传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现场监测与分子水平辅助检测的多元化手段,倒逼保种场高质量完成保种任务。
促开发,形成全链条新格局
2013年实施湖羊产业振兴计划以来,全省全力推进提质增量、秸秆换肉、种业提升和精品培育四大行动,全省湖羊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一是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2018年全省湖羊饲养量228.5万只(2019年统计数据未出),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年出栏100只以上及500只以上的规模化率分别为47.1%和29.3%,比振兴计划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86倍和3.28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存栏500只以上的羊场设施化比例达到65%以上。
二是产业融合日益紧密。湖羊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浙江省拥有与湖羊产业关联的制革、手套、皮草加工等企业近100家,培育推出了一批集屠宰、养殖,休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牧旅融合特色场点。
重“文化”,激发开发新动能
多年来,在开发利用上,将资源保护与文化、休闲以及养生等有机融合,推进种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产业溢出效益。浙江省已连续举办七届湖羊文化节,全省形成了“湖州湖羊”“桐乡湖羊”“练市红烧羊肉”等区域公共品牌。2019年,湖州湖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试点授权12家种羊场使用地理标志专属二维码耳标,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桐乡湖羊”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此外,“湖羊援疆”“湖羊入川”已成为精准扶贫领域的“领头羊”,目前湖羊输送覆盖新疆、甘肃、河南等29个省(区),特别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落户生根并成为当地养殖户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羊”。
下一步,浙江省将创新理念,扎实推进湖羊保护和三产融发展,进一步夯实湖羊种质基础。加强产学研协作,推进湖羊品种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进一步强化以文化促融合,延伸产业链,做实产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来源:农民日报,图文由全国畜牧总站提供,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