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开电脑工作时,总是有不停的信息弹出,什么微信、微博、QQ、邮箱等,让人无法集中做件事情,并且这些信息特别消耗时间,一上午,或一下午就过去了,以至于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完,怎么办?
最近看了《深度工作》这本书,真的收获多多,把前面提到那个问题解决了。
首先了解一下工作,分两种模式: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
1、浮浅工作
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叫做“浮浅工作”。
特点:既不要求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容易被复制和替代,价值有限。
结果:长期干这些浮浅工作会让人感觉每天很忙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无法产出有价值的成果。
2、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的工作,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特点:可提升认知能力,可创造高价值的成果
前面提到的问题,就是处于浮浅工作的模式,为什么我们无法深度工作呢?
一是我们喜欢做无压力的工作,就是会先做简单的工作。
不断重复做简单的事情,等到再回到重要工作时,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
也就是说这样会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处理事情能力的降低。
任务切换耗散:当你同时处理两个任务时,人脑的认知能力会在两个任务的切换时消耗掉。也就是任务切换时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任务混淆耗散:人脑的认知从前一个任务切换到后一个任务之后,头脑中仍然会时不时地出现前一个任务的内容,这就会影响你进行第二个任务。也就是两个任务之间会相互影响、混淆,也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比如,你刚逛完淘宝买了件衣服,之后你开始准备加班写代码,当你刚切换任务时,你的头脑中仍然会出现刚才买衣服的记忆画面。而写代码这个事本身还需要你消耗特别多的脑力。这样一来,因为任务切换,你的脑力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一点点消耗了。所以你就会感觉写代码这件事更难了。甚至可能就此放弃写代码,又回去刷淘宝了。
二是认知有偏见,以为只有忙碌才能有产出、才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那怎么做才能进入深度工作模式呢?
分4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保持专注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性和职业特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这样才能保持高度专注状态,让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本书作者根据职业特征介绍了4种深度工作的模式
1、节奏模式(建议深度工作的入门新手使用)
节奏模式是指实践者创造一种工作节奏,将深度工作整合到生活中,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都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的一小时,可以设置成阅读时间或者写作时间,形成自己的节奏。而我就是早晨起床后的时间留给瑜伽,让自己有一个愉快的一天。
2、双峰模式(适合普通上班族或者有固定休息时间的教师、创业者使用)
双峰模式是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其中一段时间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其余时间完成浮浅工作。
3、禁欲模式(适合自律的自由职业者使用)
禁欲模式就是与世隔绝地进行深度工作。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将自己封闭在别人联系不到的地方,但作者认为这种模式只适合少数人,毕竟大部分人是无法完全做到与世隔绝的。
4、记者模式(很难实现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具有这种能力)
记者模式是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模式。也就是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能立刻进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产品。
第二步、将工作内化成习惯(就是适应和重复)
也就是说不要等灵感或者状态来的时候才开始工作,而是将工作变成每日固定的习惯和准则。这样才能降低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
如何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呢?
首先你需要确定执行深度工作的地点和时长。
比如,你可以把卧室里的一张书桌定为深度工作地点,每当坐在这张桌子前时,就告诉自己你要开始深度工作了。
然后,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在这个时间内要求自己保持专注,只专注在目前的工作中。
其次,你还要给自己的深度工作设置规则和程序。
比如你想进行深度写作,你可以设定每20分钟产出的文字数量,或者设定3小时内切断一切网络来源只专注在写作上,长期刻意练习,才能形成习惯。
第三步、像经商一样去执行
商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目标感,为了赚到钱,他们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最关键的目标上,然后围着目标设定一系列实现方法,让自己迅速达成目标。
分三步进行:
首先,要给自己设一个明确的关注点。
其次,在设置目标时注意采用引领性指标而不是滞后性指标。
目标有2种:
一是引领性目标是指,在达成预定目标之前阶段性目标。
二是滞后性目标是一件事情的最终目标。
最后,用设置计分板的方式定期回顾自己的深度工作的结果,分析原因,随时调整工作状态和方法。
第四步、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通常一个工作日8小时,我们能保持深度工作的时间最多是4个小时,普通人每天一般能保持2小时深度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其余的时间都是用浮浅工作填满的。
当你觉得无法专注时,减少工作时间反而是一种方法。
也许原来在工作时,你会一拖再拖,等到最后一秒再完成。
当截止日期提前时,你就会因为工作时间减少反而更加珍惜时间。这种方法会让你在做选择时有所侧重,自觉减少无意义的浮浅工作时间。
来源:作者浣花溪的读书笔记,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