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动物细菌感染防治离不开抗菌药,但也造成了动物源细菌耐药。关于细菌耐药基因的知识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什么是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是如何增殖和传播的?
耐药基因是编码耐药性状的一段核苷酸序列(DNA片段)。与其他遗传物质一样,耐药基因在细菌分裂增殖过程中得到复制。耐药基因可位于细菌的染色体上,也可位于染色体外的质粒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方式在同种细菌甚至不同种细菌的菌株之间传播。耐药基因的传播必须借助载体菌(携带耐药基因的细菌),因此离开了载体菌,耐药基因不能在动物-动物、动物-人、人-人之间传播。
只要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便可有效避免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传播。也就是说,熟制肉类制品因烹饪加工过程中,可破坏畜禽等生肉中的病原菌(包括具有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细菌),所以不必担心因食用熟制肉制品而感染耐药菌。
预防感染病原菌(包括具有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细菌)的有效措施:
一是在生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器具与操作台面要实行严格的生熟分开;
二是接触生肉的人员在操作前后要及时、充分洗手;
三是生肉加工熟食时要煮熟煮透。
耐药基因有无危害?
耐药基因必须经细菌获取、表达产生了耐药性,才能呈现风险。因此,耐药基因不具有直接的危害性,环境中耐药基因的生态风险也十分有限。
导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主要的原因是?
导致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抗菌药使用不当,包括:
(1)疾病诊断有误,选药不合理,用药不对因;
(2)不按说明书用药,使用剂量不足,用药疗程不够;
(3)抗菌药联合应用失当;
(4)过度预防性用药;
(5)在饲料中乱加抗菌药;
(6)药物质量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