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农业厅巡视员程萍
“农业农村真的大有可为,广东‘三农’需要一批职业化大军,需要有知识、善管理、懂经营的年轻人进入农业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3月10日,应南方农村报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农业厅巡视员程萍做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8年全国两会全媒体直播室,探讨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等热点涉农话题。
一、谈现代农业:核心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南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东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该如何走出一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程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广东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首先要分析广东农业的优势和短板,做好统筹谋划。
第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是源泉,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把特色产业、优势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品种改良,形成一个高质的优势产业。
第二,要加快农业企业进入乡村的步伐,培育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让它们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农业产业规模化。
现在土地确权基本完成,承包地实行三权分置,如何加快土地流转、让企业进入农业农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第三,要加快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一是科技进步,一是现代化管理和现代物流。
广东正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准备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让每个农民可以在手机上了解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了解农业市场行情,甚至把农民的产品通过品牌包装卖到城市。
第四,在农业现代化中,产业兴旺的核心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现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十分严重,怎样让年轻人回到农业产业大军、回到农村是关键。
去年,广东评选了全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接下来,还要制定更多的政策鼓励年轻人回到乡村,如对学农的大学生可减免学费,建设孵化器、鼓励大学生创业等。
此外,要加大对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工匠精神”。
可以对职业农民进行职称评定考核,真正“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第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田头冷库等。
此外还可将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康养等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谈农业科技:从数量到质量 要依靠科技进步
南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近年来,广东一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目前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
程萍:广东的农业,尤其是农业科技进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67%,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
一、我们有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
在“十二五”期间,广东就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遴选了一批针对广东特色农业技术创新的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建设一批试验站,把广东涉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地市县农科所的骨干力量,包括一些科技型企业纳入进来,围绕广东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
二、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有300多家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
每年农业厅会让联盟成员单位提出他们的技术需求和正在研发的项目,然后根据企业技术需求进行对接,真正做到科研源自于产业,又服务于产业。
三、建立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平台。
农业机构、科研高校的科研成果、专利都放在平台上,企业可以在平台寻找技术成果,通过网上交易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当然,农业领域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的农业产业多、技术瓶颈多。
不像北方的大农业,广东山多地少,农业品种丰富,什么产业都有但规模都不大,形成产业碎片化。
以前农业品种第一指标看产量,现在要逐渐向质量转化。
向质量转化,首先依靠科技进步,要以人才为支撑,培育吸引一批稳定的农业科技队伍、农业推广队伍。
其次,在解决科研、产业“两张皮”如何更紧密结合方面,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让企业快速发展,让科研人员实现人生价值,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三、谈农业品牌:一个县打造一个优势农业产业
南农:广东虽不是农业大省,但一直致力于做精品农业,做大农业品牌,做农业强省。目前,广东农业品牌建设情况如何?
程萍: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广东省就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2013年开始启动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已进行了两届,共评了150个品牌。
这也要感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农村报等多家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传播。
这几年,通过塑造十大名牌农产品,参加全国的农交会、博览会、甚至米兰世博会,广东农业品牌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评选了一系列具有地理标志、规模不大但有特色和创新的农产品作为“名特优新产品”。
如今,全省上下兴起了一股农业品牌“赶帮超”的热潮,农业企业树立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广大农民意识着跟着大企业、大品牌可以提升农产品价值,消费者也更加相信经过公众参与、政府认证的农业品牌。同时,还建立品牌质量的追溯体系,让老百姓真正放心。
下一步,广东要在进一步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一些核心的大的农业品牌上做文章。
就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通过品牌来形成一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产品的标准化,提升品牌价值。
过去讲“一村一品”,一村一品不能形成规模化,要通过打造农业品牌来实现“一县一品”,一个县一个优势农业产业,如德庆的贡柑、翁源的兰花,形成省级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四、谈农业信息化:2020年实现进村入户全覆盖
南农:近年来,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成为新名词。目前,广东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何?
程萍: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农业信息化完成了“四个一”的建设,即“一网、一库、一图、一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政务高效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
一,建立了农业信息化的政务公共平台,实现政务的高效化。
原来分散在不同处室、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一百多个农业网站、几十个信息化体系,通过整合实现所有信息呈现在一个平台上,提高了政策决策水平。此外,还建有一个指挥系统,在面对公共危害或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处置。
二,建立了一些生产智能化基地,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服务,使整个农业生产管理过程高效化,实现生产智能化。
三,建立了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的平台,实现经营网络化。
把国家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纳进去,我们在平台上即可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帮助其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及市场情况;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对自己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状况进行调整改进。
平台还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对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
目前,广东电商销售额全国第一,农产品电商数目在全国也排第一位。
四,通过政务平台、农业科技平台,建立了农博士、农技宝等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便捷化。
20多个产业技术体系的农业科技专家都在平台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可以在手机上向专家提问,也可以拍现场图片询问;
在12316服务平台上,农民和消费者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我们有1000多位专家在平台上服务。
按照国家要求,2020年我们要实现乡镇一级、村一级的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
南农: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该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程萍:一方面,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了解其农业产品市场需求、技术需求。
修一条路、通水通电固然重要,但对产业来说,农民更需要的还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出来后怎么办?
可以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打造品牌,进行标准化生产。
之前我们搞定制农业、订单农业,就是通过一些互联网企业在网上进行宣传、销售,消费者提前下单,然后把订单信息传递给农民,保障农民种植后一定可以销售出去。
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尤其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很好方式,可以让偏远山区的农产品不受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走出大山。
五、谈乡村人才:鼓励大学生进村 吸引农民工返乡
南农: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广东乡村在振兴过程中,应该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程萍:乡村振兴吸引、留住人才可从两大群体着手。
一是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或者创业。
对大学生村官,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上升通道,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对大学生生创业,也要给予政策扶持,从而保障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年轻人愿意到乡村。
在浙江、江苏等地,大学生村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村民以酿酒为生,他们就帮助村民统一制作品牌标签,在网上售卖,原本可能一两块钱一斤的酒能卖到十块,甚至更多。他们有头脑,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帮助农民进行品牌包装设计,进行电商销售,实现增收。
二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民进城有很多的痛,那不如回乡。
他们往往有一技之长,有知识,有文化,甚至一些农民工捕捉市场信息十分灵敏,很有经营头脑,政府可以给予一些扶持政策如小额贷款、技术培训等,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他们的家在农村,有了产业,家乡又建设得漂亮,自然就会稳定地留在乡村。
农业农村真的大有可为,广东“三农”需要一批职业化大军,需要有知识、善管理、懂经营的年轻人进入、回到农业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没有年轻人农村就没有活力,没有年轻人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