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养猪场户出栏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生猪,是保障全国猪肉市场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养殖场户生产恢复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全国猪肉市场的有效供给。尽管目前猪肉价格市场行情利好,但是一些中小养殖户因担心疫情、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原因,复产增养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帮带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座谈会,举办“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聚焦中小养殖场(户)的困难,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创新帮带机制,带动中小养殖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我们根据各地实践,总结出五种主要的帮带模式。
一、“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
温氏集团率先提出“公司+农户”合作经营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利益分配、风险担当机制,有效解决了中小养殖场(户)资金短缺、技术缺乏及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是目前我国主流的相对成熟的带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特点是: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兽药等流动资本并负责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农户承担生猪生长育肥期所需土地租赁、猪舍建设、环保等固定投入及人工费用。
合作过程中市场风险由公司承担,农户获取固定投入、人工回报,还可获取超额生产成绩的奖励,也需承担部分生产性风险。
农户(家庭农场)投入小、风险小、收益高且稳定,解决了农户不敢养、不想养和养不起等问题。
如四川铁骑力士科技有限公司倡导的“1211”“公司+家庭农场”高效养殖模式,即1个家庭农场,2000头生猪养殖规模,1年出栏2批,能实现年收入10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户稳产增收。
该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建有基地30个,带动养殖户2000余户,户均收入12万元,每年共出栏生猪120万头。
我国十大养猪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有8家采用这种模式,2019年前11个月生猪出栏3100多万头。
二、“公司+标准化育肥小区”模式。
根据生猪养殖生物安全的需要,选择天然隔离条件较好的荒山、小丘岭等地,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建设生猪标准化育肥小区(多数小区为多农户合股建设而成),每个小区饲养育肥猪的规模是1200头的整倍数,比如2400头,3600头或4800头等。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负责育肥小区按五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建设猪舍,统一提供的猪苗、饲料、兽药,统一饲养管理技术方案,统一品牌销售),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农户负责猪舍建设、环保等固定投入及人工费用。
该模式同样可解决农户资金紧缺、无饲养管理技术及市场风险等问题,农户可获取固定投入、人工回报和生产超额奖励。
广西农垦畜牧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在广西良圻、梧州等地发展43家标准化育肥小区,带动农户181户,2019年出栏18.3万头,年末育肥猪存栏19.63万头,户均创收210多万元。
如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应用全封闭、实体围墙、全漏缝、全自动料线、自动环控、可除臭、可视化监控、保育育肥一体化全进全出的标准化饲养单元,按统一标准设计、统一建设施工、统一供应原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结算的五统一原则对新建标准化猪舍进行管理和技术服务,提高其生猪养殖和防疫技术水平,带动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发展。2019年,该公司在湖南贫困地区新建投产7个标准化育肥小区,存栏育肥猪规模6万头,实现了生猪稳产保供和产业扶贫双赢。
三、“公司+经销商+农户(家庭农场)”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饲料、动物保健等产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经销商模式联接规模较小(年出栏500头左右)的养殖场(户)。在长期合作过程中,经销商与养殖场的联接紧密,相互信任度高。
双胞胎集团公司探讨推广“公司+经销商+农户”合作养猪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由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仔猪和饲料、生物安全防控等整套解决方案,经销商投入部分流动资金,寻找合适的养猪户进行合作;农户负责猪舍建设、环保等固定投入及人工费用。
公司对养殖户的圈舍评估后提出改造升级方案,改造验收合格后开始饲养仔猪,集团技术人员向养殖户提供生产管理服务。
公司收取服务费,经销商根据投入资金情况获得部分养猪利润,农户获得代养费及部分养猪利润。
这个模式充分利用了三方的优点及资源,利益分配基于三方做出的贡献,较好地调动了养殖户积极性。
如广西南宁双胞胎饲料经销商谭凤玲通过“公司+经销商+养户”模式,发展合作养户17个,复养生猪存栏2063头。
四、参股合作经营带动模式。
针对栏舍条件较好、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场(户),一些大型公司采用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合作经营,带动养殖场(户)快速实现增养补栏。
通常情况下,养殖场(户)通过出售固定资产获取一定现金回报,保留10%-49%的股权,实现参股合作经营,获取股权红利。
如陕西本香集团有限公司与乾县森荣合作社、陕西宏润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合股经营实现复产增养,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兽药疫苗以及技术改造、猪群管理等,养殖户占有一定股份的同时,作为管理者或员工参与运营,并获得劳动报酬。
2019年,森荣合作社30余名参股人员人均分红1万元,宏润生态养殖公司的17个养殖户每户分红6000多元,同时在养殖场工作的合作者每月可获得4000元左右的工资。
双胞胎、正邦、温氏等集团化公司均通过参股合作经营带动了一批中小养殖户快速恢复生产。如温氏集团对河南新大牧业增资4.6亿元,2019年底新大牧业的母猪存栏达到2.5万头,恢复到正常年份存栏水平。
一些地区充分利用当地扶贫资金,结合精准扶贫,通过贫困户入股方式带动生猪养殖。如四川铁骑力士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1+8”生猪产业合作经营模式,8户贫困户将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贷款打捆量化投入到1个养殖大户形成一定股份,再由养殖大户从公司以记账方式领取猪苗、饲料、药品、疫苗等所有投入品,并按公司标准进行饲养,最后公司在收购款中扣除生产材料赊账后将剩余部分返还养殖大户,贫困户按股份分红脱贫增收。铁骑力士公司在四川、贵州的多个市县推广该模式,培育了30多个生猪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200余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五、“租赁经营”模式。
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许多中小养殖户出栏后不再继续饲养,而是通过向大型养殖企业出租养殖圈舍的形式获取固定回报,租赁期限多为3-10年。
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新希望六和、广西扬翔等集团化公司都在使用这种模式。集团公司租赁退养猪场圈舍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养殖场设施设备水平,充分利用集团在饲料、仔猪等关键要素供给的优势,迅速扩大产能。
该模式既可以节约企业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缩短扩大产能的周期,又可以充分利用闲置产能,盘活固定资产,为养殖户带来一定收益。
来源:农民日报,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今日分享:高手不是被哄大的,孤独和辛苦会把那些懦弱的、不行的人给淘汰掉。——万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