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今天透露,中国研制的非洲猪瘟疫苗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已经得到,正在接受同行专家评估。
今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公布,他们首次解析出了正在困扰各国的非洲猪瘟病毒的精细三维结构。步志高在这项成果发布会上说,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为疫苗的创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他向记者介绍,疫苗研发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实验室研究阶段,第二是中试阶段,第三是临床试验阶段,三个阶段完成后才能推向应用。目前,中国的非洲猪瘟疫苗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和中试阶段都已经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尝试了十几种技术路线,最后遴选出来几个基本安全有效的疫苗候选株。在进入最后的临床试验阶段之前,有关申报材料将接受同行专家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目前,同行专家正在进行评估。
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通报了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目前,迫切需要研发有效的疫苗和防疫手段。步志高说,一年多来,联合研究团队在为此加紧工作。疫苗创制工作仍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从已有成果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蕾、陈振国表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不仅给我们清晰呈现了主壳层结构的原子结构,也呈现了多个次壳层蛋白的结构。这种精巧致密的壳层结构解释了为何非洲猪瘟病毒在天然条件下可以极其稳定地保持其完整性及感染性。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所长刘志杰评价说:“这是国际上首次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对国家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有关专家曾经表示,未来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需要颠覆性思维与最新的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目前我国对于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正在有序地开展,并不时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科学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给予我国科学家信心,相信我国的科研能力。
另外,在对非洲猪瘟疫苗寄予希望和期待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做好猪场的基本工作。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曾表示,疫苗不是万能的,一个不安全的疫苗犹如饮鸩止渴。即便是将来有了非洲猪瘟疫苗,也必须同时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和精细化管理,实行综合性防控措施,才有可能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
相关文章: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精细三维结构,助力研究高效非瘟疫苗
来源:养猪信息网综合中国青年报、BioArt、新民晚报、生物世界、病毒学界等,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