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贵州省养猪行业协会在贵阳正式成立,赫章可乐猪、从江小香猪等地方“名猪”统统被收至麾下,帮助它们成为更好的百姓美味,并为地方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成立的贵州省养猪行业协会将根据生猪产业形势发展的现状,围绕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包括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繁殖技术、营养、育种、猪舍设计、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理等技术热点、难点,进行广泛交流与研讨,举办养猪专题技术讲座,组织专家现场技术指导,针对行业疑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会诊等。
贵州省发展生猪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贵州省列为生猪产业发展潜力增长区。贵州“猪粮”品质好。地方特色猪基因纯合,耐粗饲、易早熟、肉香细嫩、肥而不腻、胶原蛋白丰富等特点,极具开发价值。
根据《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要求,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建成8个产业提质增效样板区和18个产业发展重点区,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生猪产业总体呈增长态势,保持全国中游水平。
2018年,贵州省生猪规模化养殖达31.8%,生猪存栏 1549.3万头、出栏1869.87 万头;猪肉产量164.84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80%,生猪产值则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58%,可谓贵州畜牧业当之无愧的“头号”产业。
贵州省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出的“政府引导和协调,企业(合作社)提供仔猪、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农户(家庭牧场)育肥商品猪,企业保底价回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资金、技术、养殖风险以及大规模养殖用地难和粪污处理难问题,为推进全省优质特色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张元鑫表示,行业协会将加快推动我省生态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成为产业发展的“标杆旗”和“指令枪”,成为产品出山的“代言人”和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同时,在协会的建设和运作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希望抓紧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协会各项业务活动,形成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推动协会持续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多彩贵州网和贵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