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养殖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水禽种业,对于提高我国水禽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满足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近日,为加快发展水禽种业,推进水禽育种高效创新,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公布《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为我国水禽良种培育、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器”。日前,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我国水禽遗传改良现状与形势、主要任务和目标做出了详细解读。
一、遗传资源丰富育种创新有待突破
1、问:种业是现代水禽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水禽遗传改良现状如何?
答:我国是世界上水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共有地方鸭品种32个、鹅品种30个。我国水禽遗传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齐全、种质特性各异,肉鸭、蛋鸭、肉蛋兼用型鸭品种资源齐全。基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特点,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国肉鸭出栏日龄从早期的70天缩短到目前的40天,自主培育的烤炙型北京鸭配套系完全占据我国中高端烤鸭市场。培育的蛋鸭品种500日龄的产蛋量超过300个,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抗应激性和抗病性,深受加工企业欢迎。自主培育的鹅新品种和配套系,繁殖性能较国外引进同类品种高40%以上。2018年,我国肉鸭出栏量达到35亿只,约占全球总出栏量的80%。成年蛋鸭存栏量超过2亿只,占全球蛋鸭存栏量的90%以上。鹅年出栏量超过6亿只。鸭肉和鹅肉年产量超过850万吨,仅次于猪肉和鸡肉,约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10%、禽肉总产量的40%。鸭蛋产量占禽蛋总产量的近20%。
2、问: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水禽遗传改良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答: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我国水禽种业快速发展,为水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总体而言,水禽种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品种,瘦肉型肉鸭品种主要从国外引进,占据我国同类肉鸭品种市场份额的75%以上;育种技术相对落后,关键育种技术长期未能取得突破,育种效率低;品种更新满足不了区域性多元化市场的需求;种源疫病净化水平参差不齐。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畜禽种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殖空间的压缩倒逼水禽育种创新,水禽种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有必要制定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明确水禽遗传改良总体思路和任务,推动我国水禽育种高效创新。
二、立足市场需求“三体系”助推差异化育种
3、问: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包含五个方面,一是明确适应我国各地需求的水禽新品种主要特点,制定相应育种方案,指导品种选育,持续选育已育成品种,扩大核心品种市场占有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禽新品种。
二是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水禽种业企业,建立国家水禽良种扩繁基地,满足不同市场对优质水禽的需求。
三是制定并完善水禽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开展水禽遗传数据分析,建立由核心育种场、商品代水禽生产性能标准测定场与种禽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性能测定体系。
四是开展水禽育种新技术及新品种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加快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及时收集、分析水禽产业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
五是做好水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定期检测重大疫病预防情况。
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现代肉鸭、蛋鸭、鹅和番鸭商业育种体系以及半番鸭繁育体系,培育水禽新品种、配套系10个以上。自主培育的肉鸭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蛋鸭稳定在90%以上,鹅稳定在80%以上,番鸭和半番鸭达到50%以上。主流品种具有国际竞争力,能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同期最好水平。
4、问:我国主要水禽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路线是什么?
答:总体来说,要从不同地区特色消费和加工需求出发,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开展区域性、差别化育种,加强各地方品种的本品种选育,提高地方品种的整齐度与生产性能。
在肉鸭品类上,瘦肉型肉鸭重点选择体重、饲料转化率、胸肉率、腿肉率、皮脂率性状。烤炙型肉鸭重点选育体重、皮脂率、胸肌率和肉品质性状。盐水鸭、卤鸭、酱鸭等对肉鸭有特殊要求,应开展相应的纯种选育、专门化品系选育,建立高效繁育体系。
在蛋鸭品类上,培育高产、高饲料转化效率、早熟、体型小、青壳、高蛋壳强度、抗应激等蛋鸭专门化品系,并开展产蛋量、抗逆、饲料转化效率等适宜笼养的蛋鸭新品系选育。
在鹅品类上,定向培育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饲料转化效率高、肉品质好、羽绒生长发育快、适合肥肝生长的各种专门化品系,加强鹅绒性能测定和选育,地方大型鹅种应加强肉品质选择。
在番鸭、半番鸭品类上,加强番鸭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的选育改良。大、中、小型番鸭选育指标主要为个体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羽毛生长速度、产蛋量和体形外貌。
5、问:水禽遗传改良计划具体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答:根据肉鸭、蛋鸭、鹅、番鸭和半番鸭的育种关键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标准,采取企业申报、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遴选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构建国家水禽良种选育体系。建立长效的考核与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2025年前完成35个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心育种场需配备主要疫病诊断和检测实验室,制定水禽重大疫病防控方案,相关重大疫病结果符合农业农村部有关标准。
在企业自愿申报、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基础上,以自主培育品种为主,遴选国家水禽良种扩繁基地,构建国家水禽良种扩繁体系,打造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水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提升供种能力。持续开展水禽主要重大传播疫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提高鸭苗、鹅苗健康水平。2025年前完成50个良种扩繁基地的遴选,国家水禽良种扩繁基地供应种禽数量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
建立水禽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制定水禽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研发水禽遗传改良技术,建立国家水禽遗传数据分析中心,成立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技术专家组,开展关键育种技术攻关,开发应用育种新技术,为核心育种场提供指导,构建国家水禽育种支撑体系。支持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水禽品种的保护、利用工作,保护利用地方水禽遗传资源。
三、动态管理政策扶持保实施
6、问:为保障计划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在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上是如何筹划的?
答:本计划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
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水禽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生产性能测定方案、评估遗传改良进展、开展相关育种技术指导等工作。
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国家水禽良种扩繁基地以及纳入性能测定体系的标准测定场的资格审查与推荐,配合做好国家水禽性能和主要重大传播疫病的监测任务。
运行管理机制上,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多种形式育种技术协作攻关模式,整合资源进行育种技术研发,协调各方利用与成果转化机制。严格遴选并及时公布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基地,建立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7、问:对于参与本计划的科企单位,有何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扶持?
答: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水禽遗传改良工作的积极性。依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我国水禽种业从业人员素质。利用数字种业网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积极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适时出口我国培育的优良品种。通过推进国际合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育种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育种研发基地,促进我国水禽种业走向国际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作者,祖祎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