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这些品种都是由国内的地方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结合了二者的优点,生产性能也介于二者之中。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些知名地方猪种。
八眉猪——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八眉猪是在青海高原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数较多、母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能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性状遗传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优良特性。
八眉猪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被毛黑色。按体型外貌和生产特点,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种类型。大八眉类型猪因晚熟,现存栏数极少, 二八眉类型猪属中熟型,生产性能较高,小伙猪类型猪,早熟易肥,深受群众欢迎,因此存栏数量约占该品种的80%。乳头6—7对 。
荣昌猪——重庆荣昌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
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乳头6-7对。
宁乡猪——湖南长沙宁乡县
宁乡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广,易熟易肥,沉积脂肪能力强,屠宰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特别是加工腌制腊肉,色泽金黄,肥膘透明,别有风味。仔猪作烧烤猪,尤其味美。因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农畜牧代表团都曾来宁乡考察牲猪的情况。宁乡猪,历史悠久。
宁乡猪体型中等,躯干较短,结构疏松,清秀细致,矮短圆肥呈圆筒状。背腰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部斜尻。四肢粗短,前肢正直,后肢弯曲,多有卧系;两耳下垂,呈八字形;头有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等3种头型;被毛粗稀而短,皮肤白色,或有黒晕;毛色有乌云盖雪、大黑花、小散花等3种毛色。尾根低,尾尖及帚扁平,俗称“泥鳅尾”。乳头中等大小,排列匀称,平均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宁乡猪肋骨数一般为14对。在农村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宁乡猪的后备母猪平均体重,4月龄24.32千克、6月龄34.19千克、8月龄51.66千克、10月龄71.4千克;在种猪场较高饲养水平的条件下,宁乡猪后备母猪平均体重6月龄45.77千克、8月龄70.49千克,比产区同龄母猪增长速度提高33.87%—36.45%;同样在农村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宁乡猪的平均日增重400—560克,而在“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条件下,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可提高20%—40%,体现宁乡猪生长性能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陆川猪——广西玉林陆川县
陆川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陆川县境内的温泉镇、大桥镇、横山乡、乌石镇、滩面乡、良田镇、清湖镇、古城镇、沙坡镇、米场镇、沙湖乡、马坡镇、珊罗镇、平乐镇等十四个乡镇。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母猪具有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近年来,又开发出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宴席上不可缺少的菜肴。陆川猪是陆川的县宝。陆川猪苗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越南。
陆川猪体型特点是矮、短、肥、宽、圆,头较短小,体型紧凑,嘴中等长,鼻梁平直,面略凹或平直,额较宽,有“丫”字型或棱形皱纹,额中间多有白毛;耳小直立略向前外伸,背腰宽稍凹陷,腹大似船底形;殿短稍倾斜,尾根高,四肢粗短;蹄宽,多呈卧系;有效乳头6—7对,多则8对;被毛稀短,毛色为黑白花,头、耳、颈背、腰、殿、尾为黑色,其余均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有一条4—5厘米白毛黑白晕带;头颈交接处多有一条2—3厘米宽的白带,毛色稳定。陆川猪的特性是耐粗饲、适应性强;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杂交优势明显;早熟易肥,肉质鲜嫩;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
淮猪——江苏连云港东海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
全身被毛,黑色而较密,冬天生褐色绒毛;头部面颊部皱纹浅而少,呈菱形;嘴筒较长而直;耳朵大,下垂;体形中等较紧凑,背腰窄平,极少数微凹,腹部较紧,不拖地;四肢较高且结实;母猪乳头数7对至10对。公猪下颌两侧有1对獠牙,成年公猪前肢上部形成盔甲状。
太湖猪——江苏苏州常熟
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之一,享有“国宝”之誉,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区。
太湖猪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强之一,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初产平均12头,经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产20头,优秀母猪窝产仔数达26头,最高纪录产过42头。
体型中等,各类群间有差异,以梅山猪较大,骨胳较粗壮,米猪的骨胳较细致,二花脸猪、枫泾猪、横泾猪和嘉兴黑猪则介于二者之间;沙乌头绪因含少量灶猪血统,体质较紧凑。
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丛密,毛丛间距离大,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梅山猪的四肢末端为白色,俗称“四白脚”。乳头数多为16—18枚。
金华两头乌猪——浙江省金华婺城区
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黑白相交处有明显的黑皮白毛的“晕”带,故又称两头乌,是我国地方良种猪之一。原产东阳的画水、湖溪、义乌的义厅、金华的孝顺、澧浦、曹宅等地。上世纪60年代起饲养范围渐次扩大到省内外。
金华猪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肉间脂肪含量高,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华猪产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商品猪出栏时间以8-10月龄为宜,出栏体重60-70公斤。有关部门从70年代末开始采取金华猪的保种措施,由金华猪场、市农科所和农试站、东阳良种场按照大、中、小三个类型有计划地开展选育工作。
东北民猪——黑龙江绥化兰西县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全身的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 绒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公斤,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公斤,体长112 厘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综合农民日报和百度百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