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欧阳红生团队利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制备出抗猪瘟病毒的基因编辑猪,该研究为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猪瘟与非洲猪瘟属于不同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段的家猪和野猪均对该疾病易感,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预防猪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尚无其他策略或特效药物。
鉴于这种猪瘟病毒对养猪业的经济重要性,尽管许多政府努力消除猪群中的这种疾病,但是它仍然普遍存在,而且这种病毒再次入侵并导致下一轮疾病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开发根除CSFV的有效方法。
—广告推荐—
—广告结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欧阳红生团队通过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基因魔剪”(CRISPR/Cas9)与RNA干扰技术相结合,成功制备出了基因编辑猪。该基因编辑猪能有效地限制猪瘟病毒在猪体内复制和增殖。从实验结果看,6头非基因编辑猪在13天内感染病毒死亡,6头基因编辑猪感染后正常成活,证实该成果显著降低了猪瘟病毒感染的死亡率。正如这些作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基因编辑猪要比商业上的疫苗接种具有潜在的益处,并且可能降低与猪瘟相关的经济损失。
欧阳红生介绍,该成果的关键点在于,团队率先筛选出能有效抑制猪瘟病毒复制的shRNA基因,借助多年来在生物医药和动物育种上的基因编辑经验,把抗病基因精准地编辑到猪体内可使其发挥作用的DNA特定位点。
这些研究人员证实,这些基因编辑猪能够有效地限制CSFV复制并降低与CSFV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率。此外,这种抗病能力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它们的第一代后代。当前,他们正在进行长期研究,以便监测当这些基因编辑猪变老时,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他们的说法,利用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的策略培育出抵抗CSFV的基因编辑猪可能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便于促进新的抗病性性状永久性地引入通过传统的培育技术大规模产生的猪群中。此外,这种抗病毒策略也可应用于其他的家畜物种中,从而可能为未来的抗病毒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说,抗猪瘟基因编辑猪培育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猪瘟抗病育种研究领域居于先进地位,该成果为猪瘟净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2月13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tically modified pigs are protected from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